返回第338章没有一点希望(第1/2页)  大纨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你说那些人已经密谋了好几个月?”

    当尚思贤被薜宏飞带到沈默面前,道出所知内情时,把沈默给吓了一大跳,差点没从椅子上蹦起来。

    金帝国战败灭亡,但仍有一些大臣和世族门阀秘密聚集在一块,共商复国大计,忽悠无知的百姓举兵反魏,不过很快被魏军铁血镇压。

    那些逃过一劫的人不甘心失败,暗中联络旧故好友,做好起事的准备,这一次,他们总结了战事失败的经验教训,需请一位德高望重的军方大佬出面统军打仗,病休在家的柱国上将军尚天承是最好的人选。

    原柱国上将军尚天承的能力与威望在原金军中有着无人能够取代的影响力,即便是把百万燕军打得落花流水,兵困燕都达半年之久的迟敬远都略有不足。

    这些人数次前往尚府,许予各种好处,但没能说服尚天承,倒是尚天承的大儿子,急功近利的尚文睿心动了,他给父亲留书后,跟着那些人走了。

    身体本没有什么好转的尚天承看完书信后急怒攻心,当场吐血昏倒,十天后不治身亡。

    不过尚天承在病逝前,把另外三个儿子都叫到近前,仔细叮嘱一番,世族门阀奉行的是家族利益至上的法则,忠君爱国神马的都是浮云。

    如果金帝国还有希望,尚天承倒是愿意出山,统率大军和魏军交战,恢复大金江山,但在他看来,大金灭亡是天意,那些嚷嚷着要复国的人只不过是跳梁小丑,纯粹是找死。

    大金败亡期间,魏太子魏崇文起兵谋反,弑父篡位,一度造成内乱,外有楚晋两大帝国大军压境,猛攻边关,燕帝国也借机挑衅,确实是金人起事复国的最佳时机。

    但没想到驸马沈默和大将军狄道青果断起兵,拥立青阳长公主上位,迅速平定内乱,把楚晋两大帝国的数十万大军阻挡在关外,派出使团议和,楚晋两帝国损兵折将,没能攻破边关,最后不得不收兵。

    至于燕帝国挑衅,对魏帝国根本构不成半点威胁,此次举国之战,燕帝国百万大军伤亡惨重,差一点就被迟敬远灭掉,没个四五年的休养生息难以复元,在边境闹腾了一阵,最后也不了了之。

    一些金人倒是抓住了这个绝好的时机起兵反魏,光是举事的义军就有七八路之多,声势颇为浩大,但在尚天承看来,只不过是一群找死的乌合之众。

    七八路义军拥兵自重,互不统属,相互猜忌,甚至有两路义军为了夺取兵权干仗,伤亡不少人,面对数十万精锐魏军,一个月的时间都不到就败得稀哩哗啦的,光是人头就被魏军斩了五六万之多。

    当然了,尚天承认为,如果是他掌军,没有任何掣肘,各路义军完全听从他的指挥,后勤物资保证供应的话,金帝国还是有翻盘的机会,可惜就这么错失了绝好良机。

    尚天承有足够的理由认定金帝国已经没有希望,青阳女皇登基后,迅速作出反应,开仓放粮救济悲惨的故金百姓,免除一年的赋税徭役。

    这已经让当地百姓感恩戴德,青阳女皇还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帮助那些遭受战火荼毒,流离失所的流民兴建房屋,兴修水利,桥梁公路等,让百姓跪拜高呼女皇万岁。

    老百姓心中有了盼头,还会冒着掉脑袋的风险跟你起兵造反?别忘了,金帝国原先的政策和大魏现施行的种种利民举措相比,简直就是天与地的差别,根本没得比较。

    这是金帝国没有希望的根原,还有其他的重要原因,大将军迟敬远统掌金帝国最精锐的数十万大军,他奉旨投降,数十万精锐大军转变成魏军,极大的增强了魏帝国的军事实力。

    虽然战事结束,魏朝廷遣散了大半原金士兵,但都给予一笔遣散金作为安家费用,有人起兵反魏,这些颇具战力的士兵仅有少数人参与其中,这也是尚天承觉得还有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