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理想有些奇葩(第1/2页)  爱上一个人逃离一座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理想有点奇葩

    解放前夕,山东闹饥荒殃及邯郸,爷爷奶奶带着王辰和哥哥两个儿子,准备取道林海,前往东北逃难。不料在邯郸火车站遭遇国民党抓壮丁,全家走散。

    王辰那年只有十二岁,亲人不知所踪,欲哭无泪。只能按提前约定孤身一人,被逃难大军裹挟着辗转来到林海。

    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独在异乡,举目无亲,只能露宿街头,靠沿街乞讨打零工卖香烟瓜子维持生计……。每天都在翘首期盼着有亲人来寻他团聚。

    都说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二十年后,浩南也漂泊异乡,体验了一下父亲当年孑然一身、踽踽独行的那种孤独。

    林海解放后王辰进入煤矿,成为了一名矿工。由于他从小每天在私塾学堂跟父亲上课学习,接受过系统教育,不仅识文断字,提笔撰文更不在话下,再加上平日就有读书的好习惯,一进入单位,马上就崭露头角,得到重用。

    王辰在单位不仅担任通风区班长,还兼任着矿上的扫盲班老师,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平时王辰对孩子们要求很严,希望他的下一代能努力学习,靠勤奋获得本领来重新改变人生,骨子里还是隐藏着要振兴家族、光宗耀祖的强烈愿望。

    林海抗震救灾恢复建设速度很快。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浩南和他的同学们就搬进了五层高的教学楼。告别了冬天靠自己生炉子取暖的简易教室。

    夕阳西下,黄昏的晚霞染红了天际,由红砖砌墙的平房组成的街道沉浸在金色的光线里,放眼望去,一排排的简易房屋顶上升起了袅袅炊烟,随着微风慢慢飘散。

    喧嚣的城市逐渐安静,饭菜的香气也开始弥漫在空气中。刚刚经历完大劫难的人们慢慢平复了情绪,逐渐接受现实,生活慢慢步入正轨。

    浩南一家六口围坐在庭院里,吃罢了晚饭,父亲拿出一本《林海市中小学生优秀作文选编》,翻开其中一篇沉声读了起来。

    这本册子里收录了浩南的两篇作文,时隔多年具体内容早就忘记了。现在浩南脑海里只留下了一个画面:全家人在一个夏季的黄

    昏,坐在用捡来的砖石圈成的小院里,静静地听着爸爸念着作文,浩南坐在角落里脸红心跳,手足无措,但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溢满了心间。

    其实浩南的作文在学校班级里已经被老师念过好多遍了,但这次在家里爸爸朗读那篇作文时的场面,带给浩南的感受使他终生难忘。

    父亲念罢作文,情绪有些激动:“作文虽然稚嫩,尚不能称之为好,但浩南把钢笔字变成了铅字,这就是你努力学习成果的体现!是我们全家的骄傲!以后更要好好学习,努力提高写作水平,长大了当个作家,王浩南想不想啊?”父亲对浩南充满了希望。

    “想!”浩南涨红了脸,使劲点着头。

    “你们赶上了好时代,将来都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这也是我对你们的期望!好,现在都说说你们长大后各自的理想!”

    王辰今天很高兴,目光依次扫过姊妹四人。

    “我先说!”浩北在东北待了一年治伤,见过世面敢说话:“当个医生治病救人!”

    哥哥比浩南大两岁,地震时受伤很严重,被妈妈求邻居挖出来时已经奄奄一息,直接就被送上了直升飞机。

    林海大地震发生后,面对庞大的伤员数字和有限的医疗条件,辽宁、吉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山西、陕西等省,纷纷接纳由林海地区转运来的重伤员,其中辽宁省接收伤员最多,浩北就在其中。

    王辰重重地点点头:“知恩图报,善莫大焉!儿子好样的!”

    姐姐的理想是当个人民教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