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九十章 对症下药(第2/3页)  朕的丞相有喜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拓跋恒。

    那些人告诉拓跋恒很说:太子和太子妃私下里的关系好似并不亲密,二人之间在府中经常发生争吵。

    太子妃来自与拓跋姓氏世代有姻亲的马氏氏族。

    马氏为开国元勋,只是在这一代皇后的选举上,马氏没有合适的女子所幸没有被选为皇后的氏族。但是皇上也答应了马王爷将其的小女册封为太子妃,而这马氏的小女马若安,便是本朝的太子妃。

    太子府传说她与太子关系不和,拓跋恒微微感到有一些惊奇,但是很快拓跋恒便想到了一条可以帮助到自己的计谋。

    他使人立刻去调查太子府内太子与太子妃关系不和的内幕。随后他派去的人观察到太子经常流连在自己的侍妾的寝屋内,而对于太子妃确实处于一种经常不闻不问的状态。

    拓跋恒感到很是奇怪,于是他询问了自己的手下,致使这二人开始产生间隙的究竟原因到底是何。暗卫们又再行去仔细调查了一番,最后得出结论可能是太子对于太子妃家族背后是否支持他而感到了疑虑,所以跟太子妃发生了争执。

    而最后的结果则是太子妃也对他突如其来的指责丝毫不为相让,这使得太子暗自在心中觉得这马氏家族是想要跟自己对着干,于是便冷落了太子妃。而他本人心中其实或许对于府中另外一位姬妾更为满意,所以才会更加喜欢流连与那位姬妾的屋中,造成了和太子妃更多的不合。

    而那位姬妾则是礼部尚书府的嫡女李哲兰,她为人也十分的阴滑狡诈。至于她为何要博得太子的喜欢,拓跋恒不得而知,但是这位姬妾却是足足让太子妃在太子的面前失了颜面。

    拓跋恒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他立刻派遣自己的暗卫,让他们在那是马王爷的府邸外四处传信谣言。让府内的丫鬟下人们都知道太子妃与太子在太子府不合之事以及太子宠爱姬妾,故意冷落太子妃之事。

    很快事情按照他所想的发展,马王爷得知自己的女儿在太子府受了委屈,顿时心生怨念。于是他写信询问了太子府内的女儿,是否太子一直在针对她与她发生争执,而这一次的询问结果却是真的,马王爷得知以后十分的生气,决定要跟那太子斗一斗,让他那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能够压抑一下。

    翌日朝堂上,皇上与往常一般上着早朝。

    有关于苏州传来了今年发了大水患的消息,导致农民们的良田被淹了数千亩,百姓已经吃不饱饭,请求皇帝能开仓放粮,救急百姓们于水火。

    皇上很是无奈,询问各位大臣们,接下来这个问题该如何的解决。

    太子如往常一般喜好表现,立刻在殿中向皇上表示到,通州今年粮产丰收,赋税也已经足额缴纳,不如就利用通州的大丰之年来抵御这一次苏州水患之灾。将两地的粮食平分了发放给居民,让每一位百姓都能不饿肚子的活过这一个年份。

    本来此时大殿上也没有多余的人来回答关于此问题的解决方案,太子的答案一出,众位朝臣们皆纷纷鼓掌,表示其对于百姓们十分的用心。

    皇上却觉知微微有些不妥,但是碍于朝臣们都在夸奖太子,于是他的面上也没有摆出太多的颜色来。

    但是很快,马王爷却在此时走了出来。

    他大步向前叩首在皇帝陛下的面前,随后开口道:“皇上!臣确实觉得太子的问题着实回答的不好!若是此时急于将通州的余粮分发给苏州的百姓,那么通州的百姓肯定会说皇上您偏心于其他之人,故意剥削了通州百姓的钱粮。如此这般对于皇帝您治国来讲属实不是一个大道呀。”

    此话一出,正中了靶心一般,皇帝顿时也觉得自己心中亦是这般的想法,如若用通州百姓的余粮去救济苏州的灾患,倒显得自己实在是吝啬又小气,不能体谅民生之艰苦,百姓之不易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