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三章 做了决定(第2/3页)  朕的丞相有喜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殿下,您还是休养生息,在京中好好整顿一番。我们这些老臣实在觉得此事由您去办实在不太合适。”一位中年的幕僚,一脸诚恳的对七皇子说道。

    七皇子听罢此话,心中也没有了犹豫,他微微点头算作是同意。

    三皇子府,拓跋恒的幕僚们相互讨论了一阵子,终于也得出了差不多的结论。

    “三殿下,您虽然才能十分不错,可是把您派去远在江南的蜀地只为揪清官场,微臣们觉得你此行,弊大于利啊。”一位年迈老臣摸着胡须说道。

    “此话怎讲!?”拓跋恒微皱剑眉,一副打量的问道。

    “一来,皇上身边有太子和七皇子,您本就不受本家的待见,若是一下子又出去那么久,恐怕帝心难以稳固在您的身上啊。二来,此事虽然重要,但是也应了一句老话。越是危险才越是安全。江南虽然危险,但是却在您这边的利益来讲是安全的。即便您推辞了,皇上也不会太过苛责。即便您在江南那边立功,只怕也会不了了之。相反您若是这个时候在皇帝的身边好好表现一番,或许会有更大的益处也是未必。”那老臣毕恭毕敬的对拓跋恒说道。

    拓跋恒凝眉一副思索的样子坐在原地思考着什么。

    昨日,他父皇一副恳求的模样,那张渴求的目光到现在仍然在拓跋恒的脑子里回旋着。

    对啊,既然江南是安全的地方,他何苦又跟七皇子他们抢破头的争取待在京中的机会呢?

    既然大家都不愿意去那艰险之地受苦,这才更加的说明了事情的紧要性,或许成功就在那小小的一点点认真之后罢了。只是所有人都忘了要去一步一个脚印的完成。

    而最后真正能抵达成功的往往是那些刻骨求真的人,或者是那些无心插柳的人。

    拓跋恒思索片刻,便对各位幕僚们说道:“今日辛苦各位前来府里一叙,我已经做好了决定,这江南,若是本宫也不去,只怕以七皇子的性格肯定也不会去那种地方的。所以,本宫决定还是去江南帮助父皇完成肃清官场的案子。”

    一屋子的幕僚刚站起身,一听闻到拓跋恒的话,一个个脸色都立刻的变了。

    大家实在是不大明白,为何众人都把这话说的这般的明白了。可是三皇子却还是跟没有听懂般的一意孤行。

    顿时便有老臣立刻皱眉摇了摇头,表示不赞同。

    “三殿下,您若是非要执意如此,若是您不在京中这段时间,陛下又有了新的变动,您又该如何是好呢!?”那位老臣很是不甘的问道。

    “你这问题提的十分的不错。本宫也想告知你们缘故。若说城中连年干旱少雨,唯有城外的护城河里有掺着泥沙的脏水,以及城中一口井里,有着清水。敢问各位,大家会为了解渴第一选择打哪一种水呢!?”拓跋恒一副俊朗的笑颜看着各位老臣们问道。

    “当然是井水,这脏水谁能喝的下去呢!?”一位老臣说道。

    “井水虽然甘洌,但也难免滋生着细菌,河水虽脏,却也可在最后的关头救命。其实选择什么都没有错。只看让你这么做选择的人到底有何心意罢了。”拓跋恒一副淡然的神色慢慢解释道。

    此话一出,顿时便有人猜出了他话中的意思。

    “哦,三皇子您真是高见啊!”以为老臣称赞道。

    瞬时一屋子的幕僚们皆是一副笑口颜开的样子纷纷夸赞拓跋恒十分的有悟性,居然能打出如此高深的比喻,这问题跟他们目前讨论的问题可以说是一模一样的,显然拓跋恒已经在心中做了抉择了。

    几位幕僚说了一些祝福拓跋恒的话,随即便纷纷都离去了。

    翌日,早朝上,皇上照常般询问了大臣们有无事禀报。处理完了公务,皇帝便吩咐下朝了。

    总管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