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8章南 南山区的产品会(第1/2页)  1991从芯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软件展很圆满。    一场展会的成功与否首先是看参展商家和观众的big和数量,其次是看展期成交量。这一次,国内相关单位和企业很给面子,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商家,或多或少都拿到了订单。    国外的企业也很给面子,达成了不少意向。    同样的,国内客户也提出了一个很实际的需求,就是希望西方软件能够开发中文版本——就像windows3.2那样。    对于国内商业客户的需求,大家嘴里答应得都很好。至于会不会行动……那就天晓得了。    毕竟国内市场还是太小,现在只能勉强算个蚊子腿,连鸡肋都算不上。也只有星海这样有大量华人华侨工程师的软件企业才会考虑给出中文版本。    展会结束后,苏远山和陈静自然也邀请了诸如盖茨和卡莉等人访问了科技园。    特别是卡莉,她说以客人身份来这里总感觉怪怪的。    当时负责陪她的陈静就笑着把自己加入远芯的经历告诉了卡莉,表示自己曾经还是合作伙伴,也不知道怎么就稀里糊涂地变成了CEO。    ……    送走了各方宾客后,席小丁也带着YXLab前往京城进行“成果验收”——虽然是发布之后才验收,但在支持软件展这个名义上,大家都能理解。    而且不出意外的话,这套偏向研究的数学软件应该会轻松斩国内高校的大量订单。相应的席小丁也能收获属于自己的荣耀。再加上之前的EDA他也是技术总监,这一通功劳和荣誉算下来,正位教授、带博士,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毕竟现在一切都讲究个快字,就连干部都在讲究破格提拔,讲究年轻化,没有必要压着席小丁这种站在行业顶端的人物。    就别说人家还是归国学者。    不过在席小丁看来,YXLab最重要的意义其实还是他带的实验室本身,他很庆幸自己的实验室能够养着一干除了搞数学,搞代码之外,什么都“不会”,也什么都没兴趣的“天才”。    苏远山也是如此认为。    对了,苏远山极少进入席小丁的实验室。    因为他担心实验室那帮高智商的家伙一不留神就看穿了自己在数学领域外强中干的本质——那简直太有损他的形象了。    ……    十一月底,苏星河前往沪市参加一场学术交流,苏远山也一通前往,并和父亲与张汝金会面,并正式授权给老张,让他全面负责晶圆厂的组建——这也是后面陈静和德仪协商谈判的成果之一。    谈判的时候,为了探索德仪的底线,陈静拉上卡莉对德仪做了大量的分析,最终她们认为,德仪的底线其实还是在于技术。    毕竟嘛? 人家是老资格的科技企业? 技术才是立身之本。    至于其他的,倒是能让一点就让一点。而且当站到德仪角度来看? 能够入股星海? 继而和远芯合作建厂,再加上入股EDA? 德仪也算是成功地渗透进了内地市场。    之前不愿意进来,是因为没有好方向? 贸然进入内地纯属于扶贫性质。现在有了和远芯合作的契机? 再加上稳定不亏的未来,德仪自然会对这个晶圆厂上心。    然后李明柳那边的团队,他只打算去看一眼就走的。不料见李明柳又出现了最后冲刺VCD时的状态,还把整个团队都拉进入了一股不正常的紧张中? 这把苏远山吓了个够呛。    这家伙? 这才93年就摆出一副搏命状态,他李明柳再是铁人能拼多久?    苏远山还指望着他指导日后的存储器战场呢。    那可是关系着整个半导体命脉的战场。    “得内存者得天下”,可不是说着玩的,而是后世通过无数个半导体周期性的寒冬得来的宝贵经验。    不过苏远山也知道,老李这么拼? 大概还是因为去年年会他夸下了海口,说今年也的最佳员工也是自己……    如果李明柳搞不定高速缓存? 今年肯定是与最佳员工无缘的。    而且就算搞定了,也要和田耀明那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