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5章 一切努力为了引进(第1/2页)  1991从芯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非但不想要卖地的钱……而且市长还想勒紧裤腰带送点钱给远芯。    但问题就在这,远芯目前不差钱。    这个小伙子手里揣着超过二十亿美刀的现金——这些钱,就连最见不得美刀的外汇管理中心都仿佛没瞧见一般。    沉吟了许久后,市长决定以工程师的身份和这小伙子挑明。    “这边的能否接受沪市政府入股?”    “嗯?”    然后苏远山立刻便意识到是怎么回事了。    他和陈静对视了一眼,两人同时一笑。    坦白说,苏远山选择沪市,最根本还是看重沪市政府对半导体行业,准确的说是对晶圆厂的支持——那是真·不予余力。真·要地给地,要钱给钱,要资源给资源……    所以在出售EDA的之前他就做了两手准备,其中一手便是如果资金不够,就拉拢沪市进行投资,只不过,那样会平添许多变数。    但现在随着EDA顺利出售,除去置换股权等七七八八的操作,远芯的账户上实际已经到账了将近三十亿美元的现金。    这足够远芯独立完成建厂了。    只不过因为EDA刚剥离,远芯骤然之中少了个每年好几亿刀的稳定盈利项目,这些钱还得配合其他收入用以支撑远芯的后续开发,直到手机厂成功建起来盈利为止。    所以地主家说起来也还真没多少余粮。    “当然接受!”    市长便颌首微笑。    但苏远山马上道:“不过现在……我们还要等TI那边的回复,一切以顺利推动设备和技术的引进为首要目标。”    意思就是,如果西边的政府能够放行接受这边政府资金注入,那么一切好说。如果不接受……那就只有没办法了。    远芯甚至为了这次引进,甚至连一直都筹划着的虚拟股都按住不动,就是为了让远芯的股份,或者说所有权清晰明了。    远芯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最不受待见”的私营企业。    你可以歧视它,但不能说它和政府有半毛钱的关系。    远芯引进晶圆厂,完全是从纯粹的商业角度出发,想立足内地市场,仅此而已——这就是远芯给西方政府的说辞和理由。    市长慢慢点头:“明白。”    “那地……什么时候能拿?”    “等我们开个政府会议,你们也准备一下具体的建设目标和规划。我们这边也方便进行安置和拆迁工作。对了,路得你们修。”    “……好”苏远山笑着点头。    “然后,我仅从个人的角度,很是好奇你们远芯现在的架构和项目——方便透露一下吗?”市长微笑道望向苏远山:“都说你们有黑科技,而且还在搞伺服电机——估计你不知道,我就是搞电机出身的。”    苏远山哈哈一笑:“能,那我给您介绍一下……”    由于不是上市公司,又是绝对私企,远芯的所有架构乃至各种报表都是不需要对任何人公开的——当然,财务状况会给税收部门申报。    但具体有多少个部门,这些部门又在做什么,是确实没人知道的。    或许上面能知道,但沪市市长肯定不知道。    *    *    市长将苏远山和陈静两人送到门口后回到沙发上坐下。    秘书撤掉茶水? 重新给市长沏好一杯。    市长粗大的手掌在茶几桌面上轻轻拍着? 突然笑着问道:“小陈,你说25年之后就能实现工业化……这到底有没有可能?”    小陈微微一怔? 脑子里开始迅速思考该怎么回答。    “算了? 你不是搞工业的。”市长马上自语道:“如果真的是二十五年完成……那还真的是奇迹。”    小陈笑道:“说不定就是小苏总就随口那么一说。”    市长摇头,正色道:“你不是搞技术的? 别瞎下结论。”    小陈马上神色一凛:“是。”    “这个苏远山,真的是了不得的人才。他父亲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单片机专家? 而根据各种资料显示? 他在集成电路领域的造诣,在国内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