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84章 周安来投(第1/3页)  兴汉使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陆逊说道:“都尉,若是周瑜奔丧,刑部官员越级汇报的事情就会真相大白,吴国太肯定会知道是你搞的鬼。”

    孙权叹道:“你说的这些我知道,可是周大哥赶来奔丧,我作为弟弟,于情于理都没有办法拒绝。”

    陆逊说道:“那就找一件比奔丧更重要的事情给周瑜做。”

    孙权说道:“除非五家支持周瑜讨伐江夏,否则绝无可能。”

    陆逊说道:“我去说服他们,大家一起捂盖子。”

    孙权下达诏令:命周瑜完成先兄遗志,攻克江夏,替先父报仇雪恨。

    周瑜接到诏令的时候,人已经到都尉府门口了。可是替父报仇乃是孙策矢志不忘的大事,周瑜只能代为完成。

    即便是距离孙策的遗容只有一步之遥,周瑜还是放弃了奔丧,以最快的速度掉头返回前线。

    周瑜离开不久,陆逊就回到了都尉府向孙权汇报说:“都尉,他们都同意了出钱,进攻江夏的军费开支有着落了。”

    周瑜回到前线的时候,几家承诺的物资已经交割完毕。

    没有孙策的掣肘,周瑜的能力以120%的状态完美呈现。

    江夏守将黄祖被诱杀,青龙坊大军以江夏为跳板攻占乌林。

    吕布望着城头上意气风发的周瑜,直接命令大军撤退。

    回到当阳之后,刘正也带着主力赶到了前线。

    龙山内外交困,权衡再三之后打算投降北坊。南北合流乃是大势所趋,他不想逆天而行。

    怎料龙山行事不秘,被马秋玲查到了蛛丝马迹。这不是问题,问题是南坊都尉府打算拿马春花当投名状,这下可是激怒了马氏。

    马秋玲化妆前往乌林,与周瑜面谈。

    周瑜误把孙权当孙策,居然不知会都尉府,就私自决断与南坊化干戈为玉帛。

    马秋玲弄死了龙山,却没有办法阻止南坊都尉府的战略。

    孙正和李勤得知马秋玲的恶行之后,临阵倒戈投了北坊。

    刘正亲自接见了二人,将南坊重镇江陵收入囊中。

    马秋玲坐镇南郡,与乌林的周瑜成了犄角之势。

    刘正控制了南坊一半的地盘,再以北坊军自居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刘正干脆将北坊和南坊合并,将龙国的旗号打了出来。

    龙军之名恢复,刘正任横江校尉,辖北坊和南坊两个都尉府。

    北坊都尉,由军功最多的吕布接掌。南坊都尉,则由公孙婉儿走马上任。

    公孙婉儿的南坊都尉府仅有两位队长,孙正和李勤各掌一半的兵力。

    龙军与周瑜率领的青龙坊大军对峙于乌林,南郡的马秋玲姐妹却袖手旁观。

    龙军挟大势压向青龙坊,擅长甩锅的陆逊又向孙权提出了新的建议:让周瑜背锅,与龙军修好。

    孙权不愿听从陆逊的建议,于是就诏令周瑜联合南郡马氏姐妹,联合抗击龙军。

    周瑜迎娶马氏姐妹,倒是达成了联合状态。

    然而孙权却不淡定了,马氏能够扶植龙山崛起,同样可以把周瑜培养成南坊霸主。

    周瑜带兵入主南郡,孙权却在关键时刻断了前方供给。

    马氏趁虚而入,掌控了新军的命脉。

    周瑜不愿意与孙策割裂,只能选择英年早逝。

    鲁肃临危受命,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刘正。

    龙军攻占南郡,马氏姐妹流亡朱雀坊,并把南郡当成陪嫁,诱使朱雀坊都尉朱烽北上。

    就在刘正准备集中兵力前往筑阳关迎战朱烽的时候,青龙坊都尉府却将鲁肃革职,换上了名不见经传的吕蒙。

    南坊都尉公孙婉儿带领主力移师筑阳关,导致留守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