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0章 周仓攻城(第1/3页)  兴汉使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正知道,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

    种田技术的进步,肯定会节约更多的劳动力。

    按照二十年前一个人养活五个人的比例,兴汉军需要四百万种田的人口。

    如今种田技术好了,一个专职种田的人,可以养活二十个人了,兴汉军只需要一百万种田人口,就可以完成备粮任务了。

    剩下的三百万人口,无论是从军,还是进入工坊劳作,以及一些有偿劳役,都可以让专事种田的人口不用分心。

    想要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首先是提高种田的技术,让单位人口养活人口的比例提升。

    随便增加一个数值,都会获得大量的富余人口。

    不断的优化行业结构,从改变农民开始。

    农业是基础,基础行业的产能提升,就会推动衍生出其他的行业。

    刘正总算是想通了,种田人的水平,直接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地位。

    用最少的人口,养活更多的人,那些从士地上被释放的种田人,将会成为各行各业的储备人力资源。

    这就是整个时代的进步,毕竟种田技术的革新,是最不容易保密的。

    兴汉国可以在武器装备方面严格保密,却不会在种田技术上敝帚自珍。

    衣食住行,衣是排在第一位的,衣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

    食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础,就像兴汉军当初在幽州设立的屯垦团,就是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保障粮食的生产。

    种田人能力的提升,带给了兴汉国快人一步的机遇。

    相比之下,其他诸侯国种田人的能力,大部分在一个种田人养活十个非农业人口的范围之内。

    以魏王曹操拥有近千万人口的实力,种田人需要一百万。

    麾下各大世家隐匿的人口,也在百万左右。

    剩下的八百万人,除开三百万的老弱病残,再减掉两百万左右的管理人口。

    能够用于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口,就不足三百万了。

    商业人口和装备工坊的人口数量,将会直接决定军力储备。

    魏国的总兵力的极限是一百万,除掉各类辅助军,正规军的规模会少于四十万。

    一旦魏军超过四十万人,整个魏国就会崩溃了。

    刘正也不知道这样的计算方式是怎么得来的,但是兴汉军的兵力极限是七百万人口。

    相当于魏国的二十倍,这才是兴汉国可以席卷天下的底气所在。

    毕竟兵力储备的多寡,直接反映了一个诸侯国的战争潜力。

    以兴汉国目前的实力,还没有哪个诸侯国有实力,消耗掉兴汉军七百万人的兵力储备。

    其实在真实战场上的人口消耗,基本上维持在一比一的水平,最多就是前线人口和后方人口的差别而已。

    精兵可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却需要大量的辅助人口。

    一个精兵需要十个左右的辅助人口。

    然而一个普通的士兵,有一个辅助的人口就足够了。

    这就是兵家的多多益善原则,毕竟精兵太贵了,一般的实力根本就用不起。

    只能用大量的普通军队代替,毕竟在大型战场上,精兵的战损会让一个势力伤筋动骨的。

    真正的精兵,只能用在最关键的时刻一锤定音。

    在冷兵器时代,人多力量大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天很快就亮了,思考了一夜的刘正,在点卯之后就让周仓带队攻城。

    陶升站在东阿城头,身后一步远的地方,站着长史薛山。

    薛山问:“王爷,兴汉军势大,咱们真的要顽抗到底吗?”

    东阿实力太弱了,即便是挡住了兴汉军的攻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