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四二 斧头头帮首战青帮(第1/2页)  搞化学的不能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按照刘大双的布置,309军工厂生产出了三十七毫米高射炮和高射机枪。    受到了靖安战例的影响,世界各国都加速了飞机的研制。刘大双除了研发了战斗机,还研究了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对于重点目标,如工厂、桥梁、机场等布置了防御阵地,以免被敌机偷袭。    另外,还储存了一批**,一旦战事紧急,将在海面上布雷,以阻止敌舰靠近,这也是无奈之举。    大沽船厂布置了高射炮和高射机枪阵地,但对位于城区的北洋制造局却没法防御。    按照庚子条约,天津及周边十里不允许驻扎中国军队。    “这都什么事儿啊?中国的土地不能驻扎中国军队!”刘大双很是无奈。    洋灰钢筋地堡,现在只能在北洋制造局工厂里建些防御工事,聊胜于无。    “也许载洵购买的十几艘军舰到了,才能有个海军的雏形吧!”刘大双只能默默地期待着。至于造船厂自己造舰,更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了,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捷径可走。    上海滩的局势还是很不好,王金荣算是较上劲儿了,也不去给姚家道歉,也不允许各地商人卖生丝给姚家。    不过,王金荣自己也难受,王亚桥组织码头工人不给青帮的货上下船,对青帮造成的损害也是相当的大。    上海的货物进出大部分都要靠航运,青帮控制住航运就等于抓住了一个下金蛋的鸡,天天财源滚滚而来。    青帮在上海滩主要收入一个是娱乐行业,包括D场、J院、酒店、夜总会、戏院等。另外一个便是走私贩卖D品,不仅青帮自己卖,别的地方过来的货也要抽成。    除了这两样,菜市场、鱼市场等也是控制在青帮手里,老百姓的柴米油盐很大程度上被青帮控制了。    就连每天的倒马桶,也是青帮专门有人控制,就这项不起眼的生意,一个月都能收入一万多银元。    这个时代,一万银元可是巨款,普通人家在上海一个月三五块银元已经过得不错了。    现在码头被王亚桥领着一帮人控制了,青帮可就不干了。本来码头上管事的和工人里面也有不少是入了青帮的,现在被王亚桥全部清走了。    码头位于十六铺,在高卢鸡租界和华界之间,客运货运都在这里,绝对的繁华热闹之地。    王公馆里,王金荣几个徒弟包括杜月生正聚在一起商议着什么。    “荣哥,土货最近都上不来,好多院子都快断货了!”一个叫阿桂的三十多岁女人娇滴滴地对着王金荣说。    阿佳原来是个堂子里的妈咪,长得颇有几分姿色,风情万种的。现在也算是王金荣的老婆,堂子里的事儿都是她照应着。    “是啊!老板,现在好多货都上不来。”几个徒弟也是七嘴八舌地说。    “这群小赤佬,越来越过份了!”王金荣脸色不好看。    “老板,我带人去教训教训这帮江北人。”一个叫黄振亚的气势汹汹地说。他是王金荣的徒弟,现在控制着渔市。    “就是,简直不知道我们青帮的厉害!”控制菜市场的徐海涛也跟着嚷嚷。    “嗯!带些人过去教训教训也好!”王全荣点头了。随后又补充了一句:“到时候我会跟JC局打个招呼,那天不用担心有人管。”    好久没有大规模火并了,自从青帮一枝独大之后,谁敢惹啊!    平时都是欺负欺负百姓,被欺负的人一般也是忍气吞声。所以,没什么大战,大家都闲得有点蛋疼。    黄振亚和徐海涛开始组织人马,许诺事成之后,大家去王宝和酒家,啤酒烧烤随便吃喝。    许多青帮的人认为,也就是去走个过场,那帮码头的苦力就得跪地求饶,所以,一个个争先恐后的要跟着去。    忽忽拉拉的,一下子聚了四五百人。    黄振亚和徐海涛看看这么多人,心疼的直嘬牙花子。    好家伙!要好多银元哦!    但想想,人多势大,也就咬着牙带人直奔十六铺码头。    青帮的消息早传出来了,王亚桥和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