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9章 饺子的来源(第1/2页)  东北老林子的直播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饺子和时辰能有什么关系?”

    “是啊,逢年过节吃饺子不就是我们的习俗吗?难道是由时辰演变过来的不成?”

    “真的假的啊?这两个能有关系?真的假的啊?”

    李远笑着说道:“大家都应该听过一句老话,‘好吃不如饺子’,要说这饺子的来源,可谓是相当的悠远了。

    “饺子可以说是一个已经有几千年文化历史的美食了,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要说这饺子,最早的名字,其实是馄饨,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还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

    直播间。

    “馄饨?这个我知道啊!我们这边都很流行此馄饨的!”

    “对对对,加一点香菜、葱花、虾皮、韭菜小料,然后喝一口鲜美的汤汁,那滋味,简直了好吗!”

    “我以前就经常分不清这饺子和馄饨到底有什么区别,弄个半天,这两个美食祖上竟然还是一家人啊?!”

    “主播,那什么时候饺子变成饺子,而且还成为节日必吃的东西的?”

    李远继续道:“这个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不过那时候的饺子也不叫饺子,而是‘角儿’。”

    “知道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清朝时才出现了诸如‘饺’、‘水点心’这样的和饺子的新的称谓,而这个时候,饺子就已经颇为流行了。”

    “而后来在明清之时,才真正将饺子的定为民间春节习俗。而这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所谓的‘子’也正是‘子时’的意思,而交与‘饺’谐音,便是吉祥如意的意思。”

    直播间。

    “原来是这个原因。”

    “饺子,原来就是交子!”

    “不过也怪不得大家饺子作为年夜饭的必吃的东西,看这饺子就觉得喜庆。”

    “可不,百变胖胖,长得和元宝一样,要是我吃到也觉得开心。”

    “我听我奶奶说,他们以前晚上包饺子的时候,都是要说吉祥话的,就是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李远笑着说道:“嗯,不仅说吉祥话,还会往里面放很多的其他的东西。”

    李远说话的功夫,已经将之前准备好的硬币给拿了出来,而一旁还有花生、糖块,都已经洗干净放在一旁。

    只见李远将已经处理干净的硬币包在饺子里,包括花生、糖块,一共包了十来个,放到了一旁。

    直播间。

    “主播你也太调皮了?!”

    “这话硬币包在里面,是不是太脏了!”

    “老奶怎么也不拦着点主播,这么大人了竟然还这么皮?”

    “你们懂什么,这是东北的习俗!”

    “包糖块和花生是习俗?你可算了!”

    “我怎么没听说过这样的习俗……”

    李远:“这确实是东北的一种习俗。”

    “把这些东西放在饺子里包在一起,吃到硬币,代表着金碧辉煌,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而吃到花生,便意味着健康长寿。”

    直播间。

    “竟然还有这么多的说道?”

    “长见识了,正好我们家里也没有包饺子,一会我也呀放里面点硬币!”

    “对对对,我要放……糖块!”

    “我想放好多好多的肉,我喜欢吃肉。”

    “哈哈,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