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章 第 41 章(第1/6页)  带球跑我拿了事业剧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吴朋义之前是见识过张幼双这画技的, 可如今左看看右看看,看到张幼双身边其他人画得这美人画,又看看张幼双这奇怪的, 毫无章法的线条, 心脏忍不住砰砰直跳,打起了小鼓。

    强作镇定地, 吴朋义又看了眼宝晋堂的那位管事。

    管事此时此刻也正在不动声色地留意着吴朋义。

    少年这一身行头虽然看着唬人, 但基本上没起到乔装的作用。

    吴家二郎他还是认得的。

    又看张幼双手法奇怪生疏,宝晋堂管事心里轻轻吁出一口气。

    听说这吴家的小子和家里闹翻了, 如今一看,倒像是过来闹着玩儿的。可不是过来闹着玩儿的么?既没带什么拜匣, 又没置办什么酒席。

    那位小厮仁兄也好奇极了,抻着脖子, 往前看。

    一个个等得额头冒汗,抬起手拼命地擦。

    好不容易等到规定的时间限制一分一秒地逝去,宝晋堂的青年画师最先搁下了笔,退开半步,请唐舜梅来点评。

    唐触触这才从竹榻上起身, 低下视线看了一眼。

    青年画师眼里难掩崇敬之意, 袖中双手紧握成拳。

    就算没请到唐相公,能得唐相公一两句点评也是值了!

    吴朋义也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 忍不住皱起了眉。

    画中美人鹅蛋脸,柳叶眉,一点樱桃小嘴, 杨柳细腰, 裙摆下伸出两只可堪在手中把玩的三寸小脚。

    意态倦倦, 半倚栏杆, 恍如无骨,侧身望着院中花石,姿态纤丽婉约,半垂着的衣袖,宛若堆叠着的流云。

    那青年画师以土黄、胭脂调和美人肤色,愈发显得美人肌似羊脂。

    这幅画单拎出来看,都可以称之为上品,看来是宝晋堂下了血本请来的画师。

    唐触触看了两眼,摸了摸下巴:“嗯,不错。”

    宝晋堂的管事松了口气,如此一来,吴朋义就忍不住略有点儿焦躁了,压着眉梢儿去看张幼双那边的动静。

    “刷刷”——

    张幼双还在画,眼睫低垂,神色专注,很有不为外物所动的沉稳风度。

    一直到唐舜梅都绕着众人看了一圈儿了,桌上的线香将将燃尽,张幼双这才搁下笔。

    她一搁下笔,唐舜梅就走了过来。

    老实说,看这小妞那奇怪的画画姿势的时候,他还是挺好奇,能画出个什么东西出来的。

    这……

    唐舜梅浑身一个激灵,目光落在这画纸上,短暂间失去了言语!

    这纸上的美人像与其他人画的美人像可谓有天壤之别!

    张幼双画的是个观音像,但与寻常的观音像又用不同。中国画一向讲究神似、写意而非形似。

    和端坐在莲台上的观音不同,张幼双这观音画得十分富有生活气息,祂高卧在娑罗双树间,有温暖的光晕穿过树影,落在素霓□□上。

    肌体丰润,尤为柔美,黄金比例恰到好处。藕节似的手臂,覆盖着如纱如云雾又如流水般,极具垂感的布料。

    容貌眉如小月,面似玉盘,又加了点儿印度人种的特征,犍陀罗雕像的造像风格,眼窝深邃,唇瓣丹晖,非男非女,雌雄莫辨。

    与传入中原后逐渐演变,眉目愈发柔和圆润的佛像不同,更有“返璞归真”的意境。

    整副画虽然在唐舜梅看来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但这光影与颜色,和谐地交融,焕发出了一股蓬勃的,人性之美。

    令人耳目一新,足以忽视技法上的拙涩!

    众人也都凑过去一看。

    这画看上去怎么怎么奇怪,偏偏却有种独特的美感。

    观音像逼真得在场几个悚然一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