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6 机会(第3/4页)  文娱业的幕后大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安握紧手中的材料,默默给自己打气。    ……    “沈总!”    “沈总!”    早上八点不到,何宇和项目部的韩志强相继抵达怡宁工作室。    沈亦泽就住河西,又驾车前来,因此比两人到得更早。    朱薇将三人领进视讯会议室。    江怡宁不在,在场的是她的商务经纪小阳。    “宁姐呢?”    沈亦泽问。    小阳说:“在燕北呢,下午才回江南。既然那九首歌的版权已经转让给贵公司了,由你们接洽就行,宁姐到不到场没什么影响。”    “那你跟她说一声,第十首歌我已经写好了,她要没什么事,到江南后先回趟工作室。”    “小薇,你跟宁姐联系吧。”    朱薇应声“好”,推门而出。    八点正,视讯连接,幕布上画面弹出,同样是一间会议室,三个高鼻梁深眼窝的老外和一个黑头发黑眼睛的疑似翻译的华人。    关于九首老歌的海外版权代理权,双方没什么可纠结的,很顺畅地谈了下来,比较麻烦的是第十首歌,也就是整张专辑中唯一的一首新歌。    按沈亦泽的想法,这首《something just like this》必须走正规的打单流程,绝不能随随便便宣传一下就在平台上线。    可这样一来,宣发成本就会非常高昂,远超过TuneCore的预计。    海外专辑的宣发和国内截然不同,自有一套相对完善同时也相对复杂的打单流程,一般而言,为了专辑的商业成绩,有实力的歌手是一定会走这套流程的。    在欧美,发新专之前一般会准备一到两首打单歌曲,名气大的甚至会准备三到四首,打单歌曲越多,宣传的战线自然就拉得越长。    就沈亦泽所知,像霉霉、A妹之类顶流天后,专辑的宣发期都在半年以上,通常在发专的半年前就发第一单,然后是二单、三单、四单,经过半年的预热,再正式发售专辑。    打单可不是把歌发出去就了事,还得派电台、录MV、发实体、上现场、接受采访、投放广告,登陆Spotify等流媒体平台……    这其中哪一项不需要花钱?    沈亦泽不要求二单三单,但这首新歌必须以打单的方式推出。    他对这首歌的质量有信心,可酒香也怕巷子深,如若宣传不给力,大概率连b榜(公告牌)都上不了,就算侥幸上了,多半也是一周游。    这种暴殄天物、浪费好歌的行径,他绝对无法接受。    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僵持不下。    TuneCore显然不愿意冒这么大风险。    沈亦泽能够理解,江怡宁虽然是华语乐坛的当红歌手,在欧美的影响力却约等于零。    走打单流程,别的不说,你总得把本人请去美国宣传吧?光是江怡宁一行人吃穿住行的费用,就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如此高昂的宣发成本,别说盈利,弄不好连本都收不回来。    尽管TuneCore号称“独立音乐人的筑梦师”,但终究是资本当家,不可能不管控风险,这种大概率亏损的投资,他们自然不会同意。    对方的不同意在沈亦泽的预料之中。    他早已想到解决方案。    他吩咐何宇:“你跟他们说,如果他们不愿意承担宣发的费用,可以由我们出钱,但,分成比例必须改一改。”    没等何宇说,对方的翻译已经转述完毕。    三个老外交换一下眼神,其中一个问:“改成多少?”    沈亦泽不假思索:“九一分。”    “No Way!”    对方险些没掀桌。    不过老外的肢体动作向来夸张,沈亦泽倒不在意。    谈判嘛,本就是一个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过程,只要有让的余地,就有谈的空间。    沈亦泽的底线是八二,不承担制作和宣发费用,TuneCore相当于只提供了线上销售渠道,拿百分之二十还可以接受,再多就不划算了。    对方还想争取更高的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