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0章:冬雪禁地(求订阅,求订阅)(第2/3页)  我真没想盗墓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这属于龙门山脉的中断,恰巧也就是地势最为险峻的一段位置。    前几天的暴雪几乎将整个龙门山脉所覆盖。    站在山脚下仰头去看,披着一层银装的龙门山脉依然巍峨,山上的树木茂盛,很多常青树依然带着茂密的枝叶,顶着厚厚的积雪,正在融化,时不时的从树上掉下来一大块积雪,砸的哗啦啦直响。    也就是因为现在正在化雪,山路潮湿泥泞,增加了进山的难度。    关寻山在最前面带路,他好像不止一次来这里踩点,看上去对于这里的山路极其熟悉,就像是自家的后花园。    看来关寻山说他找这个墓,整整找了十年,也并不是完全吹牛逼的。    史书上记载秦桓王死后葬在了洛阳,而这龙门山脉属于洛阳地区最主要的山脉,选择葬在龙门山脉上,也算合情合理。    只不过这龙门山脉延绵两百多公里,能把两千多年前的秦桓王墓在龙门山脉找出来,关寻山这个名字有点歪,他怎么不叫‘关寻龙’?    一行人在山里走了大概一个多小时,直到下午的两点多,终于到达了这龙门山脉中断最高的一个山岭。    站在山岭上,俯瞰山景,更是显得磅礴大气。    当然了,高处不胜寒,这山岭海拔一千多米,也更加的寒冷,即便是在晴朗的天空下,气温也是低在零度。    不少人都冻的把双手插进袖口里,也没有心情去欣赏这磅礴大气的美景,此时最关心的当然是古墓了。    既然古墓建在山岭上,而且还是个王陵,那么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龙脉。    但这里属于龙门山脉的中段,那肯定不会是龙脉之首的位置了。    许天川顶着凛冽的寒风,站在山岭俯瞰四周,果然一眼就看到了不寻常之处。    在山岭的最高处往南大概一千米的位置,是一个巨大的山坳。    山坳也就是跨越山岭中间的山间平地。    可这个山坳却很不简单,在风水师眼里,这是一个‘双龙抱月’的风水格局,刚好南北两座山岭间这个山坳紧密环抱,西侧是一条南北朝向的长河,东方地势较低,又没有山岭遮盖,几乎清晨日出的第一缕阳光就会照射到整个龙门山脉的这个山坳位置,视为绝佳的风水宝地,甚至可以和龙脉之首相媲美。    更为独特的是这个山坳地势广阔,生长的几乎都是数百年的松柏树,    这说明这个山坳的土质非常肥沃。    以上说的还只是在风水师眼里所看到的格局。    在有经验的盗墓贼眼里,这个山坳更是不简单。    甚至平常人如果仔细看的话,也不难发现一个较为奇怪的现象,现在正在化雪,整个山坳的地平线呈现出一种高低起伏不平的现象,外围的雪都已经全部融化,甚至已经出现干燥,但是中间位置的雪却融化的很慢,看上去就像是‘白皮癣’。    难不成是因为雪下得不均匀?    肯定没这回事儿。    一些有经验的老夫子喜欢借助天象和天气来寻穴找墓,尤其是在雨雪过后的天气。    这个可是有根据的。    古人造墓,用的都是人工夯打过的熟土,这样能够保证古墓的地基比较坚固,但是这种人工夯打过的熟土吸水性比较强,年代越久,潮湿度就越大,吸水性更强,有经验的盗墓贼也就是借用这种特点,雨雪天晴后出去找墓,根本不需要探土取样,一眼望过去就能找到古墓,因为墓坑的吸水性强,看上去湿湿的,而附近的土却比较干爽。    而此时眼前看到的,正是这种景象。    所以说,综合风水和地势,凡是有经验的盗墓贼,一眼就能不难确定,这山坳的下面有座大墓。    可是许天川这时心里也纳闷了,这座大墓虽然藏在了龙门山脉的中段腹地,但是风水地势也太明目彰显了,就这么个地儿,也能找十年?怕不是瞎子吧?    “关大哥,你说的秦桓王墓……就是在这儿?”    鉄无非指着下面的山坳,眉头皱了起来。    看他这意思,好像是知道这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