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7章月下美人(第1/4页)  峰行无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月下醉忆往昔,举目无亲近之人。</p>

    思爱人忆亲情,抬头有美人在侧。</p>

    很是舒畅的在山坡上躺了许久,看着一轮明月渐渐升只当空,银辉洒满大地,世间万物都裹上了银装,无峰不禁陶醉,自心底发出了微笑,全身上下也不自觉的彻底放松下来,觉得自己好像回到了无界山上。</p>

    每次满月之时,无峰总会独自一人躺在清修时山洞之上的山崖边,山崖自上而下倾斜,就和无峰此刻躺着的姿势差不多,感觉上也差不多。每当这个时候,总会有人寻来,或是师傅,或是大师兄二师姐,又或是三师兄,总之,可能是任何人,也可以是所有人。</p>

    若是师傅到来,就会与无峰讲这太阴之力为何物。自古,有太极之说,太极分阴阳两仪,两仪分太阴少阳少阴太阳四象,四象又分坤、艮、坎、巽、震、离、兑、乾八卦,这便是上古的气运推算之法的根本。虽然这太极八卦之说已经沦为了俗世之中江湖术士骗人钱财的骗术,但其中蕴含天地至理,只是少有人能领会其中真意。</p>

    无峰没能领会阴阳八卦的真意,却记住了这样一些说法:太阴之力,与太阳之力相对,男子阳刚之力便属太阳之力,但孤阳不长;女子阴柔之力就属太阴之力,然孤阴不生。而阴阳相生相俗世之中,这长生之道便是子嗣繁衍,在修行界,这长生之道便是世间蕴含之大道,是飞升成仙。</p>

    无峰也曾问过,师父为何没有道侣,又为何没有后代,更不着急升入仙界。师傅一直笑而不语,直到最后一次月圆,无峰没有问,师傅却说出了答案,这答案让无峰对师傅更加佩服:为师的大道,便是让更多人都有求得大道的机会,便寄托在一众无界们弟子的身上,也在无峰的身上。</p>

    若是大师兄到,二师姐定会前来,大师兄也会在二师姐来后,说上一句很有味道的古怪言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p>

    无峰也曾问过,婵娟是谁,为何要与之千里同行,同行千里又如何算的上长久。大师兄未曾解释过,但二师姐总会笑的很开心,也是二师姐笑的最好看最开心的时候。</p>

    到了俗世之中,无峰翻阅过不少书籍,也终于知道了这些古怪的词句被称为诗或词,而那一句大师兄在这月圆时分常说的,便是这宋国的诗词大家苏轼做的。无峰也就理解了千里并非真的是千里,婵娟也不是个人,而是月亮,这句话是说无论相距多远,亲近之人都可共赏此月,心中欢喜。</p>

    若是三师兄到了,那便会说君子之道,说君子如这皓月银辉,言行高洁坦荡,心无龌龊。而君子之品性,也会如这皓月之辉,洒遍人间,感染每一个人。届时,世间之人皆君子,人人知理明理守理,人间便是仙界,人们也不必都争着去往仙界。</p>

    无峰每每听到这类的话,便会笑,笑的时候笑的很是喜悦。</p>

    小时候笑,是觉得若真如三师兄所言,自己便不必如此辛苦的练功。但三师兄说,若真的如此还是要练功,而且要更刻苦才行。无峰不解,三师兄亦未说明缘由,所以无峰觉得师兄是在骗自己,怕自己懒怠。</p>

    在十一岁之后,也就是无界山上的那次拜山过后,过了三次月圆无峰才再次见到三师兄,也再次听到了三师兄的一番老生常谈。三师兄的话依然铿锵有力,比以前更加掷地有声,无峰也依然在笑,因为无峰终于明白了些什么,但又不想让三师兄觉得自己明白了什么。所以三师兄来过之后,无峰更加刻苦的修行,却不在想什么君子之道。</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