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1/2页)  谋定民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通辽亲王王府。

    由于通辽城被白音达赉霸占已久,通辽衙门现在只是一片废墟,所以这何天赐就将华丽的王府变成了自己的办公地点。

    “建侯兄,孟德兄,你们再不来,我可是要专程去请了。”何天赐笑着向眼前的两位三十出头的中年道。

    罗忠忱笑道:“统制大人这话说得不尽不实,怕是想孟德兄多一点吧。”

    罗忠忱,字建侯

    1902年丁家立办广平府中学在今河北省,邀罗去任教。一年后丁家立改办保定高等学堂,又聘罗到保定任教。1905年丁家立总管北洋官费留美事宜,就保送罗忠忱官费留美。1906年罗忠忱到美国,入康乃尔大学土木系。

    苏厚文,字孟德,光绪三十年进士,在奉天厘金局下一小吏,才干出色,甘志明推荐过来的。

    这通辽城刚刚平定下,百废待兴,本来何天赐准备打算让何天赐暂时放下洮南的事物,集中精力处理破败的通辽城,但是洮南虽然安定下来,但是这毕竟到了秋收季节,这洮南的户籍政策也是才刚刚完成,甘志明也是忙于管理洮南的税收,就推荐了自己的老相识苏厚文。

    何天赐打了个哈哈道:“都一样,孟德兄,以后通辽的政民事务就交给你了。”

    苏厚文向何天赐郑重行了一礼道:“属下遵命。”

    何天赐笑道:“不用这样严肃,孟德兄今天就要上任,不知道对这通辽的政务有什么看法。”

    苏厚文知道这是何天赐出的考题了,通辽城虽然破败,但毕竟是蒙古与奉天的商业要镇,要重用他,何天赐自然也要考上一考,于是道:“属下认为有五点,一,鼓励蒙汉通商,二,鼓励兴办工厂,三,完善大人的警察制度,四,鼓励蒙汉等各族人来此登籍定居,五,协助建侯兄兴新建公路。要想将通辽城发展起来,第五条是重中之重。”说完苏厚文向罗忠忱笑着看了一眼。

    看来这个苏厚文事先还是做了不少准备的,不愧是甘志明介绍过来的,二人这说话的口气都一样,的确是个人才,何天赐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向罗忠忱道:“我打算兴建一条从通辽到奉天的公路,我知道这事对于建候兄来说是大财小用了,但是虎臣手里面毕竟资金有限,还请建候兄见谅啊。”

    何天赐当然也想修铁路,但是这1910年掰着手指都能算的过来了,这上商办铁路国有化可是越来越近,何天赐可是不想冒这个险,而且眼下,何天赐还准备在通辽城兴建工厂,这可是需要大量的资金。

    “不过就算是公路,也要用上三四十万两银子,现在的通辽城能拿得出来吗另外还要大量的洋灰等物质,也是不可少的。”罗忠忱心里明显有些担忧,对着何天赐问道。

    看来这罗忠忱对自己还真是一点也不了解,铁路这东西自己修不起,但是以中兴集团的财力,修个十几条公路还是没问题的,何天赐微微一笑:“这个建候兄多虑了,通辽虽然没有洋灰厂,但是附近的洮南城已经有了两家洋灰厂,而且我准备也准备将中兴集团的工厂建到通辽来,这洋灰厂肯定是不可少的。”

    “中兴集团是统制大人的”罗忠忱一阵惊讶,中兴集团的业务早就做到了河北一带,罗忠忱回国之后对中兴集团也是有所耳闻。

    何天赐微微点头:“是的,所以我这中兴集团修建一条公路应该不成问题。”

    “那就好。能为国家修条公路也是作了贡献,现在大多数官员想尽了办法收刮民脂民膏,大人却能一口气掏出三四十万两来修路,还真是够气魄呢。”罗忠忱由衷地向何天赐道。

    何天赐笑而不语,事实上何天赐可没这么伟大,到时候修路钱还是会通过收费站收回来,尽管这中兴集团每年都有几千万的收入,但是每年又有大量新的项目开办,这几千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