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九章 韩边外(二)(第1/2页)  谋定民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求票了,别的不说了,跪求

    这掌柜的叹了一口气:“这不俺这侄儿就求到俺身上了,虽然俺这一直在这奉天开大车店子,但是俺还是老韩家人啊,我侄儿就一直托我打听一个叫何天赐的人。说这人讲义气,而且还能跟老毛子说上话了,我这也是打听很久了,其实昨天我就求大人帮忙,但是一来人多耳杂,二来我看大人一路上也是鞍马劳顿,辛苦的不得了,就没有打扰。”

    “韩边外”指韩氏祖孙--韩宪宗、韩寿文、韩登举以及当时韩氏祖孙统辖的“黄金王国

    据文登县志记载,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韩宪宗出生于山东省文登县一户农民家庭。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韩家由于不堪贫苦,宪宗随父亲涉海投奔迁居辽宁的韩氏宗亲,而韩氏家族的兴起也充满了传奇色彩。

    位于长白山北麓、松花江上游的吉林南山地区,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黄金宝藏。1859年清咸丰九年,山东流民韩宪宗联合众采金夫,以火绳计打跑鱼肉采金夫的梁才匪帮,占据夹皮沟金矿,开始独霸吉林南山。

    从此,韩家庄氏祖孙四代冒清朝封禁之令,率众淘金开荒,自养乡勇,势同武装割据,其势力范围东西长四百多公里,南北宽近三百公里,几乎囊括今吉林省桦甸市大部及磐石市、蛟河市、敦化市、安图市、抚松县、靖宇县部分地区。因这里地处清初为封禁长白山而修建的柳条边墙外,世人便将韩氏家族祖孙四代统治者及其领地称为“韩边外”。

    何天赐陷入沉思当中,按说这自己即使现在不跟老毛子干了,但是凭着自己和米斯钦柯将军,以及马德里道夫准将的关系,找他们帮个忙,应该是可以的,但是这夹皮沟的金矿可不是小数目,如果这金矿自己也能分一杯羹,那可就好了。

    何天赐缓过神来,对着这韩寿忠道:“掌柜的,不瞒你说,我跟老毛子的确有些交情,但是这件事情,处理起来,也的确很棘手,我只能尽力,但是还得有劳你通知你那堂侄儿,我要亲自去看下,我得了解下这个实际情况。”

    这掌柜的也是圆滑的很,面对何天赐这句话岂不知道什么意识,这就表示何天赐已经答应了,只不过这何统带,做人谨慎而已,给自己留了一个余地。然后露出笑容道:“多多麻烦统带大人了,小人不胜感激。”

    当然面对这自己韩家的大事,这韩守忠连自己的大车店生意也不管了,安排给自己的儿子之后,便与与卫一同前往夹皮沟。

    卫一路沿着铁岭、昌图、四平、公主岭、长春、吉林,最终赶往夹皮沟,这一路上在离奉天较劲的铁岭、四平还说的上过去,还能见着个人影,一进公主岭之后这地方由于曰俄战争,清政斧无暇顾及,到处闹匪患,有些土匪甚至比老毛子和鬼子都凶狠,所以这公主岭以北是荒无人烟,能跑的都避难了去了。

    一个多星期的奔波,卫终于在五月之前赶到了夹皮沟,放眼望去韩边外将这夹皮沟,构建的就如营区一样,到处都是站岗的乡勇,炮楼更是设了不少,何天赐一看这可是惊讶不已,怪不得能抵抗俄军这么长时间,这外面的防御措施可是齐全啊。

    韩寿忠,自报了家门之后,这些乡勇也就没有拦住他们,何天赐将自己的部队按扎在外面之后,便随着韩寿忠进了这韩家的“会房”这韩家的会房又称大房子,既是韩家的军事指挥中心,也是统一管理全境军、政、财、文、司法的全权机构,老百姓报告匪情、交纳“会经”,民刑诉讼、调解纠纷,都上大房子解决。

    “会房”设有拘留所、看守和刑具,随时升堂问案,严厉处置不服管束的人,杀人不用走文书。在吉林南山,韩边外艹生杀,行徭役,课赋税,以一人之声威任数百里之安危,以一家之势力握数千户之生命,俨然一个游离官府统治之外读力王国。曾几何时,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