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65章名人高士(第3/4页)  诡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郑玄摇头叹息『世人便多以小人度君子是也!人心不古可奈何之?』
    『郑公之言不无道理……』斐潜点了点头说道『可这天下……未必如郑公之愿……』
    斐潜指着大帐之外的纷飞雪花说道『郑公可知此地?白雪黄土之下便有十万魂魄!』
    每一次看着着苍茫大地厚重的历史感迎面扑来的时候总是让斐潜心中感慨『秦楚蓝田之战咸阳不过三十万人连克汉中南阳之地后楚倾国之力止足于蓝田……后始皇一统天下咸阳居百万民每日所需钱粮柴薪堆积如山盈洗之水混浊泾渭……然高祖不过万余却轻取武关再克峣关直入蓝田……』
    『兵不足乎?五万卒关隘携兵甲竟降!人不众乎?百万民夹道观子婴国亡!』斐潜又指了指长安咸阳的方向『三十万人可齐心协力百万之众便是分崩离析!郑公可是「人心不古」四字可解?』
    『究古今之政制通秦为始观王朝之兴衰有汉至今!汉承秦制故可言汉制自秦而来优秦之本而用。』斐潜缓缓的说道『汉知避秦之弊然斧利不修身如今汉之弊又何处可鉴之?』
    华夏上古在部落联盟兴起时政治制度就产生了。
    起初的领袖是推选出来的标准很简单一则凭品德二则是看能力而且也不是强制性的服从即便是儒家鼓吹的炎黄也是靠着武力说服四戎的。那个时候中央的观念尚未树立职权制度也不完善。
    周文武定朝面对全新的局面周文王武王其实也是茫然的然后分封便是当时周王想出来的政治策略维持了八百年。
    然后春秋战国秦王一统皇帝确立。旋即大多古制都被推翻废除分封制、昭穆制改宗法制为官僚政治这些变革就成为了『秦王暴政』六国沸腾。这些六国遗民并不是为了所谓的百姓之苦而是因为他们的特权被削弱甚至消亡。
    汉代刘邦明白这一点所以他让了一步皇帝依旧有皇权依旧是至高无上但是让出了三公九卿的位置可以让非皇族的人辅助并代理统管天下。所以在汉初的时候太尉是荣誉职位并不常设而丞相却权高位重甚至丞相上朝拜见的时候皇帝必须穿正装接见结束觐见之后皇帝还要送丞相到殿门口……
    汉武帝就很不爽于是乎开始不断的拆分丞相以后也就渐渐的没了丞相甚至到了东汉当下三公成为虚衔尚书台才是行政中枢。
    在汉代当下就这些朝堂之上的中央政府官员来说也渐渐的从『天子家臣』转变到了『封建官僚』从一辈子干到老死到可以辞职跳槽也同样是一种理念上的变革。
    但是辞职跳槽并不代表着可以不负任何责任。
    斐潜看了一眼正在沉思的郑玄停了下来给郑玄一些时间进行思考。
    郑玄不顾年迈急急赶到蓝田而来并不完全是因为那几个所谓的『郑学子弟』而是一方面是因为郑玄本身的职责就是进谏二来也是担心斐潜只是一时冲动然后在没有全盘考量之下就动手导致后续的麻烦第三么……
    肯定也有郑玄自己私人的欲望。
    郑玄不是圣人谁都不是。
    在公事上面郑玄不反对改革但是反对毫无目标甚至是随意性的变革那么还不如依照古制至少不会变的更差。
    郑玄对于斐潜的态度也是如此如果说斐潜什么都没有想只是一味的跟着欲望在走索要这个贪图那个做事情也没有章法随意性的发布政令那么郑玄就会失望甚至愤怒最终会导致郑玄要么死谏要么出走。而反过来郑玄一旦发现这些问题都是斐潜经过长时间思考的东西那么郑玄就不会因此而愤怒而是会和斐潜进行探讨寻找出某一方能够接受或者是双方都愿意承担的那个结果。
    不怕君主想法多就怕君王不动脑。
    于私么郑玄个人的小算盘自然就不方便在斐潜面前说了。
    郑玄明白斐潜的意思就是不要再扯一些什么『古法』从华夏有史至今华夏人都是开拓创新一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