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64章 女官(第2/4页)  诡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巴上的胡须。
    在斐潜后世所接受的一些知识体系里面有谈及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的演变的基本上都按照官方文章来解释一般会说是因为女性比男性身体更灵活在采集上有优势而且采集相对安全在打猎男性折损较大的情况下以年长女性为首领可以积累更多的经验可以更好的保证一个种族的繁衍所以在石器时代是母系社会然后后来到了原始社会的时候才进入了父系社会……
    而现在想想似乎这样的官方说法只是其中一个“掩饰”或者严格一点说并不是掩饰而是把其中的一部分展示了出来就像是水中的冰山看到的和实际的往往并不一致但是也不能说看到的就不是“冰山”。
    “如此说来亦非‘孕’也乃‘嗣’也……”斐潜慢慢的说道。
    这其实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
    毕竟越靠近本质便越是鲜血淋漓不忍直视。
    庞统想了想也同意了斐潜的说法。
    对于人类来说极端的人在古今中外都有但是不能说极端的那一小部分便是代表了整个人类而整体的人类在骨子里还是有生命延续的本能的或者说相当重视生命的延续的。
    也就是子嗣。
    而母系社会转变为父系社会其根本的原因也是子嗣。
    原因很简单只是用采集和狩猎来区分男女社会是有些简单化的因为在原始社会生产力都很低下男人和女人在劳动收获上并没有多少的差别形成不了巨大的经济差距但是唯独有一种生产是女性独有的就是孕育下一代。
    假设男女还没有社会地位上的差异在原始社会的时候以当时的文化水平由于男女生理上的区别很多幼儿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因此孩子的母亲是明确的而父亲是不明确的所以如果形成父系社会氏族关系也就不明确。如果当时是父系社会在分配财产时不知道谁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所以社会资源难以形成正常的传承无法积累下来就形不成强大的部族。
    母系氏族的关系却很明确母亲只需要把社会财产分配给自己亲生的女儿这种关系很直接很简单也符合原始人没有开发多少的脑容量关系明确下来纷争就少资源财富累积下来代代相传就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大的氏族部落。
    那么为什么母系氏族后来又被父系氏族所取代了呢?
    根本原因也依旧是男女生理结构的不同。
    文明发展到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的水平时母系氏族便显出自己特别大的劣势。此时前提是如果形成父系社会氏族关系也可以基本明确像是母系社会一样代代传递自己氏族的社会财产。
    那么想要一个氏族进一步的兴旺发展首先就要保证人丁兴旺而一个氏族部落所最无法挽救的局面就是绝嗣。
    在母系社会之中女性的氏族领袖无论与多少男性通婚其生育能力还是与跟一个男性通婚差不多一样而且比较原始的医疗水平和生活条件还有平均年龄的限制也决定了一个女性一辈子也生不了很多孩子而且其中按照概率还有一半是是男孩持续用女性作为嗣子便很容易出现绝嗣的情况。
    然而父系社会也就是一夫多妻制就改变了这一切。男性氏族领袖与多少女性通婚生育能力就是母系社会的多少倍所以父系社会逐渐克服了男性社会地位低于女性的阻力逐渐取代了母系社会。
    所以一夫多妻制度其实就是为了保证有更多子嗣再往后的一夫一妻制是因为……
    斐潜还待继续推演忽然一只螃蟹横冲直撞的过来咔嚓一声剪断了思绪。
    “如此说来士元所言倒也非虚……”斐潜点了点头说道“女子为官确实有所不便……不过士元可曾想过大禹治水何用疏之?”
    倒不是斐潜有什么男女偏见而是女性在孕育的时候因为生理原因会导致各种情绪上的问题这种情况之下女性受到身体当中激素的影响远远大于一个男性。而不管是部落还是国家管辖的人员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