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23章 战争模式(第1/3页)  诡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穷自然气短。
    国家也是如此。
    战争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面都是需要花钱的所以在大汉甚至在后面的王朝之中没有钱的时候有些人连战争都不敢打……
    一个国家的财富体现在很多方面上甚至相互之间都有关联后世王朝之中以士为首重农轻商的思想虽然说在阶级统治上更为方便更加巩固但是实际上也削弱了其他方面的发展甚至因为遏制商业导致整体的社会畸形财富积累不足。
    就算是到了宋朝虽然商业大幅度发展但是那个时候王朝发展商业却并非是看到了商业的未来前景多么诱人而是因为年年岁岁要上缴给周边的胡人政权大量的财富宋和辽有澶渊之盟其中一有条是: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和金国有绍兴和议宋每年向金纳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
    宋和西夏有宋夏议和夏取消帝号名义上向宋称臣;宋岁赐绢十三万疋、银五万两、茶二万斤节日再另行赏赐。
    这就等于花钱买面子虽然叫赏赐叫议和不过和岁贡差不多。只不过换了个说法而已这么多的钱自然不可能再砍商业但是作为宋朝的上层统治阶级来说他们绝对不会允许商业阶级翻身的所以纵然在宋朝这样的时间点内也不可能发展出资本主义出来。
    商业发展不足很大的可能性就导致国家财富紧缺而一个国家财富紧缺就会引发各种问题最简单来说甚至连保家卫国都要畏手畏脚的……
    一般来说战争确实是要花钱的。
    这也是后世许多士人宁可交岁贡都不愿意进行军制变革的原因在他们看来军制改革太麻烦太花钱还不如年年直接给“友邦”一些钱财了事而且还不用担心武人勋贵重新崛起来分权夺利。
    但是如果说可以花别人的钱打自己的战呢?
    “今天所要说的是牧野之战……”长安讲武堂之内骠骑将军斐潜站在高台之上看着台下以徐晃为首的将校侃侃而言道。
    斐潜难得来讲武堂一次。
    正好徐晃也因为刘琦的事情自然也不可能于川中久留便一同或者说押送或者说护送着刘琦来到了长安便在徐晃讲述完他在川蜀之中的作战过程之后斐潜上台开讲也算是给这些未来的军队中高层的一次培训。
    讲武堂一直都有展开军中校官的教育然后在外的统兵大将回归之后都会到讲武堂之中或者以自己的战例或者讲一些其他人的战例来告诉这些军校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那么打……
    之前是张辽现在徐晃回来了自然是让徐晃来进行主持。
    “对阵双方商王帝辛周王姬昌。双方兵力大致是商十五万至二十万人周有四万至五万人……”斐潜敲着黑板然后写了一些简约的数字“兵力上周是处于绝对劣势可最终周王赢了有谁能说说看究竟是因为什么?”
    对于斐潜来说黑板和白灰笔算是最为简单的一种提前罢。
    “因为周王得道?”有人说道。
    “呵呵……”有人在窃笑。
    “当时若是商王帝辛赢了那么周王的这一次战争就会被称之为叛乱……先不讨论这个问题……”斐潜点了点黑板说道“如果说得道也没有错但是不能简单用‘得道’两个字而是具体要说在军事上周王究竟获取了什么优势?商王又有什么弊端?”
    “如果说得道就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那么在军事上就要说怎么做的然后怎么会得到这些人的支持……”斐潜继续说道“然后再进行反思看看我们自己做的事情之中有那些是做好的那些还没有做好这样才算是真正的有了自己的思考才算是你们自己的收获!”
    “举个例子你们看一下……”斐潜在黑板的另外一边写了商王帝辛四个字然后又写了东夷二字最后连线起来说道“有人说商王之败是因为东夷之乱而东夷之乱又是因为商王对于东夷的欺压和残暴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