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37章 天下何为重(第2/4页)  诡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等到推行……”斐潜叹息了一声。
    这是实话虽然斐潜有能力直接绕过那些拿着鸡毛当令箭的许县地方小官吏直接将新历法递送到朝堂之上再假设刘协也是十分的认可然而想要推广到全天下依旧是一个相当苦难的问题。
    因为刘协根本就没有多少的力量而曹操政治集团现在也没有心思去帮忙做这个事情对于曹操这一方面来说解决袁绍才是大事其余的都必须先放到一边去。
    徐岳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什么最终也是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自然某于关中将推行此历大利于农桑……”斐潜继续说道“不过天下之农非关中一隅也仅是如此岂非有损师父一番苦心?”
    “不知骠骑将军有何良策?”徐岳虽然是一个数学型的人才但是也不代表在政治上情商缺乏。
    “重编农桑之书……嗯便以二十四节令为题如何?”斐潜朗声说道“如今农学分五科田、禾、葵、果、衣即可结合新历以二十四节令何时做何事雕版图文刊发天下!方可不负师父十年之辛劳也……”
    当下斐潜设立的农学士其实就采用后世大学的分科一样分为田、禾、葵、果、衣五门学科虽然规定一个农学士通过三科就可以申请毕业但是大多数的农学士都是憋住了劲一定要五科全数学了才算数否则好像是要低人一等一般。
    田自然就是各种田亩之间的丈量、轮耕、细作、器械、沤肥、水利等等的关于土地方面的知识;禾就是包括粟、梁、稻、豆、麦等等农作物的播种收割备种等等的相关知识;葵就是各种蔬菜大白菜小白菜还有什么胡瓜之类的;果基本大多数是树木枣、桃、李等果树;衣服主要是桑和麻的养殖和编织现在又加入了棉……
    徐岳听了不由得有些心动顿时沉吟起来。
    斐潜又对着枣祇说道:“今传农书或成于战国或册于汉初皆不符当下时令也……更何况如今农桑器具也大有不同上古多用石后用铜今用铁亦有差别……故而皆不可取也……”
    这一点斐潜倒不是在忽悠而是真实情况。
    春秋战国时期以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为主要标志中国的农业生产力在发生了一个飞跃。但当时的铁农具以小型的镢、锸、锄之类为多铁犁数量很少而且形制原始牛耕的推广还是很初步的。
    秦的统一原本应该是要给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的但是短命的秦朝又导致了华夏再度陷入混乱直至刘邦结束了楚汉相争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华夏才重新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
    到了汉武帝时期生产力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以“耦犁”的发明和推广为标志铁犁牛耕在黄河流域获得了普及并向其他地区推广农业产出的增加也给汉武帝讨伐匈奴的军事行动撑直了腰杆。
    在战国秦汉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关中地区处于领先的地位。商鞅变法后秦国长期实行奖励耕战的政策农业经济发展很快牛耕也比关东六国有较大程度的推广汉代之后也不例外关中的农桑一度成为了整个华夏的标准榜样。
    这个时候便出现了一批指导农桑的书籍最著名的便是《氾胜之书》一度成为了几乎所有汉代农学的标准指导性的读物。
    不过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说其他地方就连关中的气候也和汉武帝时期的大不相同了旱地增加气温下降连续的开荒导致的植被减少蓄水能力下降等等都导致了生产条件有极大的偏差因此再用之前的农书作为指导无疑就是一种极大的错误。
    枣祇对于有利于农桑的事情基本上都不会有什么反对意见这一次也是不例外还以为斐潜叫他回来就是为了商讨这个事情自然是点头首肯不过也说道:“……此事自然大善于民功德千秋……只不过这书籍编纂字句斟酌耗时颇多……这个……”
    斐潜哈哈笑了笑说道:“此书不是说仅靠师兄和子敬二人可集众人之力也……师兄擅于历法时令子敬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