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5章 为难(第1/2页)  重生于火红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孙祖杰对于耿照杰的困难心知肚明,一辆汽车那么多零部件,而几乎没有几个零部件是国内可以生产的,从零开始,一步步建立起零部件配套企业何其艰难。

    提高国产化率最根本的做法,是必须对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但大笔的改造费成为提高国产化率的障碍。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华夏汽车的方案是建立以整车为龙头,以零部件企业利益为纽带的命运共同体。

    何为共同体?简单来说,从政府到企业,从华夏汽车到零部件公司,命运捆绑,利益捆绑,围绕一个目标把华夏汽车建好,把国产化搞上去,工作效率要提高,可谓是“举一国之力造好一款车”。

    共同体的目的就是将轿车生产工业搞上去,达到国际水平,最终进入世界市场。但是在耿照杰的执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很大。

    一方面是华国众多企业看到了成为华夏汽车零配件配套企业的好处,所以不断用各种方式给耿照杰压力,希望可以拿到这笔配套资金。

    可是他们拿不出合格的产品,甚至有的企业领导人根本没有质量意识,只是想着跑关系,走后门,拿到这一笔钱,而对于能不能做出合格的零配件的兴趣并不大。

    另一方面是孙祖杰非常强硬的要求,“质量是华夏汽车的生命,不允许有半点妥协”,他强调,本土的零部件工厂要想进入华夏汽车的采购体系,必须坚持ac标准进行重新改造,“要100合格,降低01都不要”。

    所以本来十分热火的招标会到了后来慢慢就冷了场,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面对华夏汽车严苛的技术标准,都傻了眼。

    围绕着每一个零部件下发的技术标准,有兴趣的企业看了又看,最后很多企业的代表摇摇头就离开了,做不到呀。

    这个时候各家企业看不到的素质就慢慢显现出来,有的企业跑起了关系,不仅仅是耿照杰,甚至在淮西的孙祖杰也有人传话。

    孙祖杰接到了一位老领导的电话。“小孙呀,ac的汽车标准当然好,但是用在我们国家我看应该因地制宜,我看国产化零配件生产出来就要用。”

    孙祖杰摇了摇头,十分坚定的否决了他的想法,“如果只讲国产化的速度,不讲质量的高标准,那么我们国家本来就有百分百国产的红旗,上海汽车,何必还要大价钱引入ac的生产线和技术呢?

    再说了,咱们生产的轿车未来坐的可是各级领导干部,忽视质量,只讲国产化,到时候出了问题,我付不起这个责任呀。”

    说完之后,孙祖杰又开始解释道,“老领导,您可能不知道,我们引进了ac的相关技术,所以我们生产出来的轿车合格与否同样影响着ac公司的声誉。

    根据华投与ac达成的协议,所有的零配件样品都必须通过美帝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才能被他们认可是合格的。

    ac之所以愿意派出这么多的专家过来,就是防着出现您所说的那种情况。ac作为美帝第四大汽车公司,他们的名声决不能在华国被玷污,所以我也有难处呀,请您务必理解。不是我故意刁难,是事情只能这么做。”

    这位老领导听完,打着哈哈说道,“原来如此呀,我不是着急国产化嘛,有欠考虑了,你还是看着办吧。”

    好不容易忽悠了这位老领导,孙祖杰摇摇头,什么时候这种人都有。他对此早有准备,拿出了两张大虎皮,一张是老外的名声,一张是领导们的生命,凡是敢于为质量问题讨价还价的都用这些怼回去,看他们还有没有胆量继续劝说。

    随着孙祖杰与这位老领导的电话交流流传出去,果然,为了乘客的安全,必须高标准,严要求的完成国产化任务,迅速的成为了华夏汽车国产化工作的共识。对于质量问题,再也没有人敢于直接出来说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