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一章 毛遂自荐(第2/2页)  回到大明当崇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任辽东经略时,就分析当时关外形势:“东事离披,一坏于清、抚,再坏于开、铁,三坏于辽、沈,四坏于广宁。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至于四坏--捐弃全辽,则无局之可布矣!逐步退缩之于山海,此后再无一步可退。”

    可以说王在晋的战略分析是十分精准的,辽事果然如他预测那般,局面一再崩坏,最后坏到退无可退的地步。

    王在晋正是预测到这种局面,才上书提出退守山海关,与后金打持久战的战略。

    可惜大明实在太刚了,没有人敢担当弃守辽土的责任,王在晋上书非但无功,反而被大臣弹劾,认为王在晋无法坚守辽土,故而被孙承宗取代。

    在现代不学无术的朱尤简自然是不知道这段历史的,所以他甫一听到王在晋这番跟红太祖“持久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高论,便情不自禁鼓起掌来,暗暗叫好。

    朱由检当机立断道:“王爱卿此番高论入情入理,对敌我分析得相当正确,深得朕心。朕便任命爱卿为兵部尚书兼蓟辽总督,节制辽东、蓟州二镇。”

    王在晋历经宦海沉浮数十载,其沉稳老练不下于孙承宗,即使面对天子的格外重用,亦保持着相对从容的态度,俯首拜道:“臣王在晋,愿为陛下效死。”

    王在晋此次自告奋勇、毛遂自荐,显然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并非脑袋一热匆忙做出的抉定。

    虽然他从南京吏部尚书迁任北京兵部尚书可算作升迁,但天子新设的军机处却对他极为不利,可以说将他这个新任兵部尚书架空了大半。

    王在晋还是想有一番作为的,眼看自己快要被架空,所以他才毛遂自荐蓟辽总督,以兵部尚书之尊节制辽东、蓟州二镇。

    袁崇焕却几乎气炸了,恨不能生吃了王在晋,在他想来,若不是王在晋横插一脚,这个蓟辽总督十有就是他的。

    蓟辽总督可是正二品高官,如果皇帝能任命他为蓟辽总督,那他便可以从从二品升到正二品,妥妥的朝廷重臣,何其风光!

    可如今这个正二品高官没了,反落在了王在晋的手中,袁崇焕岂能不恨!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