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二章 廷议(第2/2页)  大阁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舶司,增设温州、松江、福州三市舶司,经略东番(台湾),并以海事总理衙门专责海事。

    二、放开船引限制,但船只出海需经市舶司方可,并仍限制违禁物品贸易,另外,重新厘定海关关税,以市舶司负责关税征收,收归国库。

    原本张敬修还写了重造宝船,允许非大明的藩属国的商人上岸互市,只是被张居正删除了。

    这都是针对徐阶主持下的开海,限制过多所提,要知道,此时的‘开海’,从出海船只到贸易路程,从出海时间到贸易货物,都有着严格限制。

    所谓的‘隆庆开关’,也只是扭扭捏捏的改革,海商贸易只开了一条小小的缝隙,个中掣肘相当繁多,真可称得上带着镣铐跳舞。

    “肃静!”徐阶见了众官各自议论,出声道:“诸位已是看了这条文,以为如何?”

    立即就有不少官员大声喊道‘不可’,纷纷各陈己见,场面一下子变得乱起来。

    见状,徐阶先是喝止了众官,然后说道:“诸位若有所思,可一一道来。”

    当下就有一位身着青袍的官员大声道:“海禁乃祖制,去载开关,已是有违祖制,怎还可继续放开?”

    这个理由很强大,直接就能把所有异见堵死,故而不少官员听了,都纷纷附和。

    在这个时代,朱元璋这个王朝开创者所定下的祖制,威力是极强的,没有哪个皇帝及官员光明正大地违反祖制。朱元璋以为他定下的都是好的,却未想到他定下的《皇明祖训》,也会被那些钻研经史典籍的文官们用来阻止改良的武器。

    即便是雄才大略的永乐大帝,也不敢违反祖制,甚至将海禁执行得更严。

    至于郑和下西洋,那属于官方贸易。

    事实上,就算是派郑和下西洋,也是被举朝文官反对,当时朱棣也束手无策,还是在姚广孝的出谋划策下,将下西洋说成是皇帝派使者交好诸国,属于正常的外事活动,这就不再祖训的约束之中了,也由此才有了大航海。

    此时,徐阶听了微露笑意,很显然,只要一提大开海禁,就必定会有官员出来提祖制,而只要提出这一条,这开海之事就很难再继续谈下去。

    其实这所谓的违反祖制也是扯蛋,从建文开始,到现在,哪一个皇帝没有违反过‘祖制’,只是那些不少都是皇帝自己的私事罢了,唯有涉到各方利益时,才会将祖制拿出来当令箭,就像原史中张居正推行‘考成法’,就是打着‘恢复祖制’的名义。

    见众官以祖制反对大开海禁,户部尚书马森斟酌道:“祖制确实不可为,然今时不同往日。昔太祖禁海,是蒙元未灭,而张士诚余孽,又勾结倭寇袭扰沿海,当时还卓有成效,太祖才将其写入祖训。然而百年来,因禁海故,海边小民无以谋生,反使倭寇之患难平。而去载开关,虽仍有小股倭寇,却渐不为患,且为朝廷收的十几万两引税,由此可见,开海之利不少。”

    顿了顿,又继续道:“更何况,这海禁禁得了谁,禁不了谁,诸位都心知肚明。”

    马森是福建闽县人,从小就目睹乡人因海禁不得出海打渔,饱受禁海之苦,其为人也清廉正直,现又位居户部尚书,知朝廷财政之难,是以对开海亦是支持。

    “大司农此言何意?”不少官员都是问道。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