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5:程雪飞,何许人也?(第1/2页)  八零年代:村花妈咪火辣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又过了几天,眼看着摄影比赛就要截稿了,她特意腾出半天时间,把姜鸿宇叫来。

    让姜鸿宇穿着那身崭新的军装,到她的摄影棚来拍照。

    两人在摄影棚里待了半天,小芬就守在外面。

    半天后,姜鸿宇神清气爽地从里面走出来,一脸不可言传的笑意。

    程雪飞也隐隐带笑,脸上还一片绯红。

    小芬不知他们究竟拍了什么样的照片。

    等姜鸿宇走了,程雪飞又一头扎进暗房,开始洗照片。

    一天后,程雪飞的《我们的时代》就出来了。

    照片共五张,放大成七寸。

    可是小芬一看那些黑乎乎的照片,整个人懵了:

    这都——这都什么呀?

    要去参加比赛的照片,不应该拍的漂亮一点吗?

    怎么全是黑乎乎的,第一张照片,只在右上角有个人影,那就是姜鸿宇。

    照片上,姜鸿宇居然是站在山上,双手举起,拥抱着太阳。

    除了太阳是白的,其他全是黑的。

    小芬实在看不懂,这样的照片有什么好的。

    但是程雪飞告诉她,说这是一九六六年,代表的是:

    一颗红心向太阳。

    小芬又去看第二张照片。

    这一张,姜鸿宇在左下角,似乎是蹲在一户农家的门口。

    这张也是大面积黑色,只有农家院的门口是亮着的。

    程雪飞解释说:

    这是一九六八年,寓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来到艰苦的农村。

    小芬似懂非懂,再去看第三张:

    这张更诡异,只在右上角有一双眼睛,这应该是姜鸿宇的眼睛。

    照片上,除了眼白是白的,还有眼眶周围有点灰色的影子,其他全是黑的。

    黑的如浓墨。

    程雪飞跟小芬解释:

    这是一九七四年,传言说邓大人要复出工作,人们都在暗中观望、惶恐、期待。

    再看第四张,这一张上,只有右下角有一只紧握的拳头。

    其他的,仍然是一片漆黑。

    程雪飞解释,这是一九七五年,提出了“抓革.命,促生产”的口号。

    小芬再看最后一张,这一张终于不再是一片浓墨了。

    但是,这一张,却是一片空白,只有一张白色的相纸。

    小芬问:

    “飞姐,这个是没洗出来吗?”

    程雪飞摇头说:

    “不,这个是未来,未来,一片空白,由我们去创造。”

    程雪飞整理好这五张照片,贴好,按照《大家摄影》杂志的地址寄了过去。

    杂志地址是在申城。

    几天后,《大家摄影》杂志社编辑部。

    负责此次比赛的摄影编辑手里拿着一封信,急匆匆地朝主任办公室走来。

    编辑名叫伍泉,三十多岁,是个老三届。

    前些年知识青年下乡,他跟着地质勘探队的人学会了照相。

    知青回城后,经人介绍,来到刚刚成立的摄影杂志社工作。

    这次的摄影大赛,伍泉是发起人之一。

    伍泉脸色激动地敲响主编办公室的门,随即推门而入,激动到声音都变了:

    “陈主编,我这边收到一份参赛作品,特地拿来给你看看!”

    主编五十多岁,戴一副厚重的眼镜,有点谢顶,长的也很瘦小。

    他坐在办公桌前看杂志,抬头见伍泉脸色跟平时不一样,有点惊讶:

    什么样的作品,值得伍泉特地跑来一趟。

    伍泉走过来,从一份特大的信封里拿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