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三八章 意三义(第2/3页)  大明新命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全然如此。    如果没有投靠了满清的八旗汉军所指挥的大批重炮部队,满蒙骑兵连辽西走廊都不可能拿得下来。    包括后来满清打败李自成的大顺军,靠的依然是他们八旗军中的大批汉军重炮队伍。    可以说,没有了八旗汉军帮他们打造并指挥的重炮部队,满清的军事实力将从此大打折扣。    这一次,杨振率部在伏击战中缴获了孔有德、李巴彦联合指挥的六十一门天佑助威大将军重炮,已经算得上是对满鞑子八旗汉军实力的一次重创了。    唯一可惜的是,没有能够把恭顺王孔有德一并干掉。    但是根据袁进与胡长海他们所说的情况,还有根据投降过来的前天佑兵所交代的情况,这一次,孔有德带到复州前线去的十五个汉军牛录,已经损失得差不多了。    就算他身边仍有部分人马跟着他逃出生天,也必然剩不下多少。    而这些能够带出来的战斗人员,都是他麾下的主力人马,要么是其麾下悍卒,要么是熟练炮手。    这些主力人马的损失,可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补充起来的。    就算他逃回到满清那边以后,仍然有能力为满鞑子铸造红衣大炮,可是损失了这么多熟练炮手,满清八旗汉军的重炮队伍也必将实力大减。    至少从这一点上来说,杨振对此次作战的结果,还是十分满意的。    崇祯十三年三月初二日傍晚,杨振带领的陆路人马,浩浩荡荡地回到了复州城下。    杨振的先头队伍,在当日下午抵达永宁监城旧址的时候,就遇上了前往北边哨探的徐昌永部人马。    所以杨振率军大胜而归的消息,在他率部抵达复州城外的时候,早已经传遍了复州城内外的各处金海镇军营。    杨振策马率队来到复州城外面的珍珠河畔之时,以沈志祥、张得贵为首的金海镇留守各路总兵副将,就已出了复州城的北门镇海门列队来欢迎他了。    “恭喜都督,贺喜都督,有了此番大胜,我金海镇之基业从此得以巩固,从此,都督率领我等方得真正立足海东了!”    沈志祥于公是襄平伯,于私是杨振这个金海镇总兵的舅丈,留守各路总兵虽然实际上以张得贵为首,可是明面上还是给了沈志祥莫大的面子。    这次众将前来镇海门外迎接杨振凯旋,便众推沈志祥居中为首了。    是以他一见杨振下马,立刻领着迎候的众人,上前躬身行礼,对杨振说了这样一番话。    话里既有恭贺之意,同时也点出了这一次挫败多尔衮大军的重要意义。    杨振听了沈志祥的话,微微一笑,冲他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他的意思,并请前来迎接的各路总兵将领们免礼。    紧接着,跟在沈志祥左右的张得贵等人,便一下子涌上前来,皆满脸笑容,纷纷接着沈志祥打开的话头,向他恭贺起来。    “是啊,都督,有了都督此次大捷,咱们金海镇接下来,至少能有半年时间,不用再担心满鞑子的大军南下惹是生非了!”    “是啊,是啊,此次大捷,我军之斩获实在丰硕,除了大批重炮之外,更有前虏酋之子、现虏酋之弟——虏中名王阿巴泰,实在是可喜可贺!”    “没错,有了此次大捷,我们上对朝廷,上对天子,总算是有了一个最好的交代,接下来,我们再大举招徕移民,垦荒扩军,就好办多了!”    “正是,都督之雄才大略智勇无双,令卑职等钦佩之至,卑职恭喜都督打得满鞑子数万大军落荒而逃,贺喜都督连战连胜又立新功!”    张得贵、吕品奇、祖克勇、许天宠四个守在后方的协守总兵,一个个跟着上前,冲杨振抱拳行礼,赞颂不绝。    沈志祥、张得贵、吕品奇这么做,杨振丝毫不感到意外。    但他见祖克勇这样一贯高冷的人物以及许天宠这样的老资格悍将,都对自己这么说,却让他多少感到了一些不同。    或许此战过后,除了金海镇得以在辽东半岛南段暂时站稳脚跟以外,杨振最大的收获就是真正整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