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96章 确立太子(第1/3页)  重生之回到唐朝当王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牧王大婚,举国欢庆。

    今日的长安城显得格外热闹,从寻常百姓人家,到朝中大吏,无不是被这股欢乐的氛围所包围着。

    弱冠之年,于古代可算是大龄青年,与其相同年纪的其他男子,膝下早已有了好几个儿女。当然了,李牧尘也有了一位逆天的儿子,尽管是擦枪走火,可结果是相同的。

    大婚之地设于皇城,唐王宴请海内外的使臣及百官臣子。

    天公作美,日悬于高空,偶有清风徐来,吹打在脸庞上,深吸一口气,还有一丝泥土清香的味道。

    唐王李世民,居高台之处,俯视着群臣百官们,来自万邦之国的显赫望族,注视着大唐的天子。

    今日,乃是牧王大婚的可喜日子,身为帝王,更是人父的李世民,自然是难掩他的喜悦,道:“今此良辰,接着牧王新婚之日,朕心甚喜,感谢各位番邦使臣们能够千里迢迢来到长安,这杯酒,当是朕的感谢酒。”

    他手中举着一碗酒,待话罢后,李世民一饮而尽。若是之前,一碗酒算不得什么,可是现在,身体老矣,一碗酒都可能是致命毒药。随身静候的太医个个都显得要死,无不惊出一身冷汗来,别人不知道,他们这些太医可是清楚李世民的身子如何?

    见唐王这般豪爽,引来众人的拍手叫好,都说大唐天子为人爽快,仅此见之,果然名不虚传。

    待饮酒作罢,李世民笑着说:“老了,老了,一碗酒便觉得晕眩,哈哈~!”

    天子大笑,众人也随着大笑,无论出自他们的真心与否,至少气氛还算融洽。

    今天的主角可不是唐王,而是牧王和牧王妃,听唐王说道:“良辰在即,让我们请出新人吧。”

    因是李氏皇族的婚礼,自然是与寻常百姓人家的不一样了,那些所谓纳征、请期、亲迎跨火盆、传袋子等世俗间的规矩,一缕被裁撤出去。

    皇族就该有着皇族的规矩,更何况李世民乃是不愿被世俗束缚的人,当礼部罗列了近乎上百条新婚规矩,待审批阅示后,唐王将所有规矩全部驳回,并用如此言语回道:“世俗之礼,传承千年之余,虽是规矩,却亦是冗长繁杂的固步条例。所谓圣人之礼,而非以多者佳之,精简才是长久之道。朕统治社稷二十二载有余,正深知其理,多以繁化简,故江山常在,四海皆为朕之臣民,何如?!”

    李世民的一番话,竟是让礼部的一群人哑口无言,以社稷论之,何人再敢辩解一二?若是反驳,不正是否认了唐王的数十载功绩,否定了贞观盛世。

    看着那群文绉绉的文人们,整日喜欢钻研古人的繁琐礼节,当李世民说完之后,甚是痛快。

    此为题外话,正此刻,李牧尘骑着一匹雄俊的汗血宝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而身后的步撵仪仗可说是空前的繁华。

    从正门入皇宫,步撵的队伍长达数百米,好在长安城庞大,各处街道都是畅行无阻,不然的话,很容易造成拥堵现象。

    那些诸国的使臣哪里见到过如此阵仗,在他们的国家,就算是国王或者可汗出行仪仗都不足十分又一。

    他们无不感叹大唐帝国的国力之盛,非他们这等小小蛮夷国家可能比拟的。

    甚是有些外国使臣,夜郎自大,打心里面瞧不起大唐帝国,如今只是帝国的仪仗队,便让他们目瞪口呆。倘若见了帝国百万军队,只怕他们会心脏加快,最后猝死而亡。

    来自外藩的惊讶目光,李世民全然不予理会,这些井底之蛙,如此小规模的动静便是惊成这个样子,目光短浅。

    李牧尘侧身下马,行至最前,见唐王,跪之,道:“儿臣见过父皇!!”

    “吾儿快快请起,今日乃是你的大婚之日,如此这般的君臣礼节暂且免去。”唐王笑着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