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八十六章 西夏军事行动的最高机密(第2/7页)  权宋:不当皇帝就得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着,西夏人对镇北堡和破北堡的情报有限,对其中的各种设置并不是很清楚,甚至在这些西夏士兵的眼中,他们面对的这种防御体系既没有巍峨的城楼,貌似也更没有太过高大厚实的砖墙。

    这些年来宋国西北有不少看起来坚不可摧的大城挡在面前,还不是一样因为他们的勇猛突击而陷落了么?

    镇北堡外层三道矮墙上分别开了三个缺口。

    每个缺口都是开在两个棱堡中间,中间两个棱堡夹住的那条通道基本垂直于整条中央防线,而两侧的通道和各个防线成四十五度左右的夹角,斜斜指向两翼龙卫军团阵地的后方。

    这三条通道是用来方便龙卫军团骑兵进行机动的。作用类似于城池的大门,假如没有这些通道的话,龙卫军团如果要转入反攻就需要从自己的工事上翻出去。

    按照赵谌带领麾下将官研究制定的城池保卫战的战术教材规定,没有反击手段的防御是脆弱的防御模式,也是不完整的防御。

    更何况,这两个军堡的战略意义是牵制西夏大军,若是没有出城反攻的能力,西夏人完全可以留下一定的军队盯着军堡,大军主力直接过河,杀入金城祸害百姓去了。

    这些通道的存在可以让守军随时发起迅猛的反攻,迫使西夏人不得不重视这个防御核心,并要时刻留下大量军队防范。

    进攻者在这种反攻的威胁面前,既不能随心所欲的在防线前机动,也不能把所有兵力投入对侧翼的重点打击。

    而三条通道的存在,就使得防线对防御者单方面有利,而不是同时制约两方,至于三条通道采用不同的放射角度,是为了进一步强化防御者的内线机动优势。

    同时,进攻军寨的敌人也会更愿意冲击现成的通道而不是在火力面前穿着厚厚的铠甲翻越矮墙。

    西夏人从进入抛石机有效射程之后到外围矮墙缺口处,虽然只有短短的四百步左右的距离,但几轮抛石机和几波巨型强弩攻击,已经让西夏军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终于,外围矮墙的入口就在西夏步兵的眼前了。

    足有几丈宽的通道后就是同样不算很高的矮墙。再往后面就是只有半人高的栅栏。

    眼看着面前的中央通道入口,位于前排的西夏士兵感觉自己的眼睛都红了。

    终于可以杀敌了,之前那种只能被动挨打的感觉实在是太恐惧和憋屈了。

    负责指挥前面步兵的西夏将官下令旁边传令兵吹动号角,最前面还活着的两千来西夏兵一齐发出猛烈的呐喊,向龙卫军团的防线汹涌冲来。

    成群结队的步兵除了推着盾车外,还有些人带着盾牌和挖掘工具。

    与此时,有西夏军官指挥着步兵让开一个口子,让后面还活着的两千左右的骑兵当先涌入。

    ;五十步!防线上的观测兵又大声喊出了一个距离。

    ;快弩准备!这个防线上的三个步兵指挥使同时下令。

    冲入中央通道的西夏国步兵的前方,左右各有两座锐角棱堡的一条边,这两堵墙后和两座锐角堡的底边护墙上,都满是处于待发状态的快弩。

    龙卫军团的士兵一个个踩在统一的制式木凳上,把快弩在护墙上架好。

    这三个步兵指挥除去特殊兵种,纯步兵有三千人,此时这三千步兵分成三波,每波一千人,手中就两件武器,一把快弩,一把长枪。

    此时位于最前面的护墙上防守的一千名快弩手自西夏大军开始发起进攻就一直保持着戒备的姿态。

    他们每个人都精神抖擞的握着手中武器,一动不动的牢牢守卫在各自的岗位上,整条防线上只能听见粗重不均的喘息,和偶尔发出但又被极力压抑的低声咳嗽。

    西夏军队进攻开始后,三名步兵指挥还一直悠闲的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