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章 不赞同亲事(第1/2页)  最强农女:捡个王爷去种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老汉这才知道柳芽跟出来了,紧皱的眉头想要松开也是来不及了。

    对视上外孙女那清澈的目光,王老汉想要敷衍的话也说不出口。

    “那家姑娘倒是好的,可那个亲家母……唉!”

    王老汉长叹了一声,背着手向前走去。

    柳芽跟在王老汉身侧,两人走到村子口,王老汉才继续开口,说了相看那家的情况。

    姑娘叫白桃,是家里头的长女,下头有一个一母同胞的妹妹,还有一个继母带过来的妹妹,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

    继母生了儿子便对白桃姐妹俩越发苛刻,完全就是打算卖了这俩闺女的意思,要不是聘礼要的太高,白桃早就该嫁人了。

    “你大表哥是王家的长子长孙,日后要分家了也是要顶门立户的。可你大舅现在这个样,你大表姐也……”

    王老汉又是重重一叹,担忧的道:“我这把年纪了,就是怕小辈的日子不称心。可偏偏那姑娘家里的情况,以后的日子消停不了。”

    “姥爷是不赞同这门亲事?”柳芽询问。

    “也不是不同意,那姑娘是好的,能干又好脾气。可娘家没能给她撑腰的人,倒是给她添麻烦的少不了。”王老汉头疼的道。

    柳芽心里叹息,也明白王老汉为何会不高兴了。

    成亲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大家子的事,这也是古人为何说娶妻娶贤的缘故。

    能教导出贤惠的女儿,说明家风不差,这样的亲家只会是助益。

    “是大表哥相中那姑娘了?”柳芽问道。

    “嗯。”王老汉点头,所以他才没有深说,也是怕长孙日后再遇不到相中的姑娘做媳妇啊。

    柳芽抿唇,她不信一见钟情,可古代男女很难有接触的机会,第一个在心里留下痕迹的人,很难会被替代。

    “儿孙自有儿孙福,姥爷应该相信大表哥不是能让人拿捏的。再说那姑娘若真的懂事,也该知道取舍,姥爷且放宽心。”

    挽着王老汉的胳膊,柳芽在心中叹了一声,也明白这样的姻缘日后少不了要有鸡毛蒜皮的闹心事。

    可过日子不就是需要烟火气吗?

    只要小两口的心在一处,办法总比问题多。

    “我这次回来是有个事想和姥爷说,关于几个舅舅和表哥表姐他们营生的事。”

    柳芽岔开话题,不忍心让王老汉这把年岁还为儿孙操心。

    “营生?”

    王老汉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不等柳芽说话,便道:“这事我也寻思过,等秋收的时候就让他们回来。家里头的地不少,收成之后再开点荒地,总比在外头看人脸色好。”

    王老汉不愿提及大孙女的事,终究是没有能力去护着懂事乖巧的大孙女,是王家欠了那孩子的。

    可其他的孙子辈不能再出事了,王老汉是哪个都心疼的。

    “家里的地种不过来就佃出去,少赚点就是了。我是想问问姥爷,想不想让舅舅他们去县城谋生。”

    “我和镇长家的大小姐有交情,她师兄在县城做漕运买卖,要是在那头开几个当口卖吃食,也能赚不少钱,总比去外头做工容易,也不怕会有人欺负了。”

    去码头的时候,柳芽便有了这个主意。

    其实不仅仅是码头,平日里在菜市场附近摆摊也成,成本也用不了多少,柳芽可以友情赞助。

    虽然只是小摊贩,可一年的收入也很可观,说不定日后能在县城立住脚,这就看王家人的本事了。

    “咱们都是乡下的,只会做粗茶淡饭的,摆摊能成吗?”

    王老汉动了心思,却没有把握。

    柳芽拍着扁平的胸口道:“这事就交给我了,用不上一个月的功夫,就能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