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3章 第二十四个故事(第1/3页)  不做贤惠女(快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乔四娘是再不耐烦与宋家人打交道的, 前世今生,她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已经做了,只愿以后井水不犯河水, 但有人凑上来找不痛快, 乔四娘也只能强忍着恶心踢开。

    事情最后还是要从乔四娘断了给宋家的银钱和东西开始。

    之前因为三个孩子在宋家生活,她带回去的东西多多少少便宜了宋家人些, 但现在, 三个孩子都已经长大、足以脱离宋家独立生存,也因此,完全没有必要顾及宋家人, 横竖她自己是早就被卖了的,故而乔四娘没有继续和稀泥。

    另外, 手下这三间面馆, 按照她原先的预计,有一间面馆是要送给下面三个儿子, 另外两间则是给自己和兄妹俩各一间。

    偏偏之前三儿子不争气,压根耐不住做小二跑堂的那份苦, 乔四娘不看好她,也不敢把自己心血的面馆放心交给他, 便将人打发回去。

    只是不知道,这个三儿子回去怎么说的, 硬生生引来了宋家这头饿狼。

    尽管不知道这三家面馆是她个人的财产, 但显然依旧招了宋父宋母的眼热, 这三件府城的铺子久矣。

    在他们眼中,大儿媳就该是为他们一家服务的,所以他们竟然理所当然的就带着三个儿子赶到了府城,宋大郎却是不在其中的。

    宋大郎想的也挺美的, 儿子的不就是他这个当老子的吗,亲爹娘去闹闹、给四兄弟平分,还不如他儿子给他的多,但他也没有阻止,否则又要面临亲爹娘的一顿说道。

    总归不管怎么样,他都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足够了。

    宋母虽然一直以来挺理直气壮,觉得这个儿媳的钱财就应该是他们的,但也没傻到在儿媳面前说,钱握在人家手上,不管该不该给,把人哄得乖乖把钱掏出来才是正理。

    宋母已经很久没有跟这个大儿媳正面打过交道,因此出门的时候还特地叮嘱了老伴、和几个儿子小心些。

    熟料,到了府城,好不容易找到儿媳妇所在的面馆,人家却压根就没给个机会。

    当宋母带着一大群人上找上门的时候,乔四娘恰好在店里看店,一群人围着活像来闹事的,乔四娘当即让店里的伙计把人赶出去,只宋家人吵吵闹闹不肯离去,又在门口僵持住了。

    宋母自觉做婆婆的权威,就这么被儿媳挑战,当下顾不得来前想好的做小伏低策略,当家啦啦、对着围观群众数落了一通这个儿媳的不孝。

    婆媳关系一向是八卦的中心,宋母的抱怨瞬间得到了一大群中老年妇女的强烈认可,面对此情此景,乔四娘只说了两句话,就成功打散众人的推波助澜。

    第一句话是:“我现在已经是东家的下人,东家不给钱我也没有办法。”,第二句是,如果你们在这闹,打扰了店里的生意,到时候主子把自己卖,他们宋家会给她赎身吗?“

    原先一知半解的围观路人,这才清楚事情的真相,原来,是被卖了的儿媳啊。

    -

    理一理事情的经过,却原来是乡下婆婆把儿媳卖了换钱,大部分人都记得当年那场灾荒,对于卖人这种事情接受度良好。

    但是,把人卖了,还气势汹汹上门讨要银钱和东家铺子的岗位,这种贪心已经不仅局限于家事了。

    单看这老妪只想捞钱就知,她肯定不会出一分钱,更何况,下人压根没有自主权,宋母带人来闹铺子的行为只会激起东家的不满。

    都知道所谓下人是一群连自己命都不握在自己手里的可怜人,要打要骂随意,转卖和打死也并不少见,且就是打死也不能讨个公道的,谁叫你卖身给人了呢。

    宋母看着形势一瞬间逆转,顿时目瞪口呆,觉得这群人实在是拎不清,一会儿一个主意,看看她这身的布衣布鞋,再看看对面大儿媳的细布衣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