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师夷长技以制夷(第2/2页)  崇祯十六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崇祯皇帝咬牙说道:“宏明有何想说,只说便是。”

    刘宏明叹气说道:“陛下真的以为大明缺白银?不错,大明境内的银矿基本上都已经开采殆尽了,就算还有,现在的技术水平达不到,开采的的成本太高了,但实际上。大明境内不缺银子,甚至每一年大明境内的白银都在增加。

    陛下一定很奇怪对吧,其实这个时候,世界上大量的白银流入大明,西洋人需要大量的茶叶,瓷器,可这些,只有大明才有啊。

    崇祯皇帝惊讶不已,按刘宏明所言,西洋每年从大明拿走这么多货物,这些官方都没有记录更别说收税了,难道,是江南的人………

    刘宏明猜到崇祯皇帝已经明白了些什么,继续说到:“陛下,这样一笔巨款,没有经过朝廷,都是江南的豪绅们私下贩卖啊。

    陛下应该知道嘉靖年间的倭寇横行,其实很多倭寇都与江南大族有关,甚至,很多江南大族就牵涉其中啊。

    不瞒陛下,郑芝龙陛下可有映像?”

    崇祯皇帝想了半天,崇祯元年郑芝龙表示以“剪除夷寇、剿平诸盗”为己任,九月就抚于福建巡抚熊文灿,率部降明,诏授海防游击,任“五虎游击将军”。

    这只是一个海贼啊,有什么好提的?

    刘宏明看到崇祯皇帝的表情就知道这个皇帝怕是还不知道郑芝龙在海上的实力有多大啊。

    刘宏明继续说到:“郑芝龙被招安后,其族居于福建,是福建的土皇帝,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海上王啊。

    史书记载,郑芝龙被招安后以朝廷大义的名分兼并了其他海盗,从此,西洋人要来大明和倭国做生意都要向他交税,一年下来可收白银三千万两啊。”

    阁内众人听完目瞪口呆,三千万两白银是什么概念,大明一年税收正常年份是白银三百万两,还有各种实物税,像是稻米,丝,茶叶等等,大概每年两千万两白银左右。

    但现在是崇祯朝啊,各地叛乱民变,还有逋赋,运河有时隔断,这一年,能收上六成就是好的了。

    可是现在刘宏明告诉他们,福建的郑芝龙,一个小小的总兵,每年收到的钱比大明朝一年的赋税还要多,是白银的十倍,他们,怎么敢相信?</p>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