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一章 金钱限制想象力(第1/2页)  重生光影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外文化宣传很困难,这个得有相关部门牵头才行,口径必须一致,人家韩国可是有国家战略的。”

    丁嘉洛习惯于政策面考虑问题,不过思维也有时代局限,拿什么都太当回事,或许是高估了苏长青的话语影响力。

    这只是一部电影而已,虽然当作现实世界一本正经地拍,可观众不是真傻子,大家看着也就图个新奇好玩,毕竟也没多少人真相信有蝙蝠侠、钢铁侠。

    “别想多了,我只是拍我个人想拍的,”苏长青笑着摇头:“通过一部电影塑造一个大家想象中的东方世界,还支撑不起对外宣传,别考虑得太复杂太认真了。”

    别说如何弘扬文化,现在国内各界连是否该弘扬传统文化都还没谱,前些年主张全面放弃的舆论一度甚嚣尘上,自己都还没搞定,哪来的对外口径。

    这世上绝大多数事都是利益驱动的,当卖丑能出名赚钱时,大家都跳出来鞭挞民族劣根性,如果苏长青拍大忽悠赚钱了,自然也有人跟进,否则谁呼吁都没用。

    就是他自己也是如此,如果这部电影成功了会再接再厉,失败了、观众不认可中国设定,那么下一部可能就换一个形式了。

    每个观众都有选择的能力,都是看自己愿意看的,大家就是喜欢看米国人拯救世界,就是愿意看日本人蒙脸背刀鬼鬼祟祟,一个喂一个吃是有默契的,都是心甘情愿。

    好莱坞喂全世界吃的东西多了去,也是经过几十年调整才形成了今天的食谱。

    苏长青从二十多年后回来,心里更清楚东方的各种文化元素一直在发展创新,最终成为什么样子很难说,现在能做的就是利用自己的发行传播能力,喂外面的观众吃一口试试口味,肯定还有个调整的过程,考虑太长远没意义。

    想学别人是不容易的,在世界文化市场被瓜分殆尽的状况下,恐怕也得花几十年时间才能望好莱坞项背。

    御城之门进入交易程序,合同两天后就签了,横山支付了八千万定金。

    不过后续的各种具体交接横山一直拖拖拉拉,搞得镰仓始终战战兢兢,深怕在日元狂跌中对方突然反悔。

    窦惟跟着苏长青的飞机一起到的东京,在神野开始做《僵尸之地》的后期。

    之所以这次没有继续在北影厂做,主要还是设备问题,神野已经购入了数字化音效,而北影在改制,千头万绪又缺乏资金,这方面没跟上。

    目前电影业正在从胶片时代向数字时代过度,而且速度很快,设备更新跟不上的很容易被淘汰。

    幸运的是北影并入了中影,不然也会像其他几个电影厂一样,在这一波升级换代中跟着那些老设备自然而然地消亡了。

    来东京之前苏长青也去北影厂拜访过韩厂长,也谈起来了接下来的创作计划。

    四维与北影早有战略合作,票房收益按一定比例分享,创作题材上韩厂长肯帮忙把关,那是很给苏长青这个小资本家的面子。

    韩厂长当初对拍摄《僵尸之地》就不太感兴趣,认为那是走回头路,像苏长青这样的年轻导演已经不断进步。

    不过见苏长青真的喜欢玩那路数,也没太多说,这么体谅开明的扛把子,到哪找去?

    对于这个新的充满中国元素的故事,韩厂长意外地支持,反而没有柳雨菲和丁嘉洛的那些顾虑:“好啊,这题材不错,充满奇思妙想,虚虚实实的才有艺术魅力。

    你现在拥有的资源已经允许自由挥洒创意,这是其他年轻导演不具备的优势,应该充分利用。”

    资源就是钱,以及能够带来钱的发行渠道。

    《僵尸之地》耗资三千万美元,按当时汇率折合人民币差不多两亿五了,而九八年全国票房才八亿三,扣除《泰坦尼克号》的三亿六之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