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家都有缘分(第1/3页)  重生光影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苏长青出来的时候演员们正在化妆,现在应该都弄好等着了。

    </p>

    这种讨论一时半会结束不了,或许一直拖到傍晚接着就吃饭喝酒唱歌了,谁有时间陪他们继续扯。

    </p>

    提供了片名建议已经仁至义尽,苏长青谢绝挽留坚持离开了会议室。

    </p>

    冯导送了出来,在走廊里就开始勾肩搭背:“根据韩厂长和投资方要求,除了贺岁档这部片子还要做其他新尝试,我这个编导不拿酬劳,得在影片的利润中提成,共担票房风险……”

    </p>

    见苏长青赶时间,他一口气把话说完了,意思就是现在国内能海外发行的公司凤毛麟角,想与四维合作,把新片发到外面去。

    </p>

    导演拿票房提成的做法在好莱坞也不常见,一般是大导演的待遇,虽然一旦票房失利等于白干,可真有利润时的提成通常远高于单纯的导演酬劳。

    </p>

    看来这些人很看重小钢炮,他是国内第一个享受这待遇的导演。

    </p>

    于是乎小钢炮不满足于国内市场提成了,想赚外汇。

    </p>

    把《甲方乙方》发到日韩和欧美,从后来的成片质量看,这想法很大胆很自信。

    </p>

    发行是要费用的,这部电影如果花出去两三百万美元,基本相当于国内市场的那点利润。

    </p>

    苏长青没有拒绝:“没问题,等你们成片出来了,咱们再继续谈这事。”

    </p>

    虽然不看好但也没必要把话说死,小钢炮精明得很,等东西真拍出来了,自己也会掂量能否卖得出去。

    </p>

    再说是否冒险海外发行得投资方说了算,他这只是探口风。

    </p>

    苏长青对这个人说不上欣赏,但也不讨厌。

    </p>

    冯导很有驾驭喜剧题材的才能,能编会导,国内目前能超过他的导演不是凤毛麟角,而是根本没有。

    </p>

    后来《集结号》和《芳华》拍得也都还不错,看得出他一直想转型成为一个有深度的导演,也算有理想有追求。

    </p>

    但这人太油了,格局也有限。

    </p>

    他是跟在大院子弟屁股后面赚钱的怂货,小算盘打得很精。

    </p>

    据他身边的朋友说,这家伙作梦都想出名,为了往上爬什么架子都能放下,多少次在王硕面前痛哭。

    </p>

    看来王硕很享受别人求他的感觉。

    </p>

    苏长青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若干年后冯导成立了一家公司,注册资本是一万元,即便这个一万元的皮包公司还欠债一万多,是资不抵债的。

    </p>

    这小子开一家公司,连一万元都舍不得搭进去。

    </p>

    但在公司成立的第二年,他就以十亿元人民币卖给了中谊兄弟,加上之前出售的中谊股票,总共套现十二亿。

    </p>

    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方式,就像在路边捡了个破碗,转手当古董卖给公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