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8章 继续抓人(第2/3页)  宋成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胡闳休自言自语,猛地抬头,“你主意多,能不能给我想个办法?”
    虞允文咧嘴苦笑,“这就是为难我了,要是我有好办法,早就上奏官家了。毕竟地方这么大,学堂这么多,上哪找这么多的眼睛,去盯着他们啊!”
    胡闳休沉吟不语,一时没有办法两个人闲聊了几句,就各自散去。走在路上,胡闳休反复思量,正在他低着头往回走的时候,在路口差点和人撞上,抬头一看,正是一队士兵,他们提着各式工具,往军营赶。
    胡闳休注意到了领头的,
    “是杨统制!”
    杨沂中连忙过来,躬身道:“您是胡学士吧?冒犯了
    。”
    胡闳休连忙摆手,“不碍的你们这是?”
    杨沂中道:“工兵营,给官家修宫殿,这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吗!”
    “哦!”
    胡闳休用力颔首,“可真是辛苦你们了。”
    杨沂中笑道:“也算不上辛苦,而且官家交代了,告诉大家伙,尽量学点手艺,等日后回乡了,用得着。官家心疼弟兄们,总是替大家伙着想。”
    “官家仁慈啊!”
    胡闳休也跟着附和,两个人随即分开胡闳休若有所思往回走,走着走着,他突然仿佛开了窍!
    对啊!
    前些年官家就搞过老兵下乡,让士兵在地方上调教年轻人,监察弊端,主动上奏这些年因为老兵上书,处理掉的官吏也有几十位。
    如果继续授权老兵,或者干脆恢复三长制,让老兵负责基层,然后再大力推行教化,还有均田平役这一套做下来,大宋的武德势必爆表,甚至超过秦汉!
    胡闳休越想越兴奋,整个变法的闭环形成了虽然还是不免小毛病,但是总体的格局却是不差的。
    胡闳休喜出望外,立刻返回住处,连夜挑灯,愣是写了一份万言书,经过再三润色,三天之后,送到了赵桓的案头。
    “嗯,很不错,从文字上看,是无懈可击了。”赵桓笑着让人请来吕颐浩和刘韐,让他们也过目。
    吕颐浩率先道:“回官家的话,如此安排,可谓完备,只是良法还需要合适的人推行,老臣以为,官家该选拔几位新的宰执了。”
    刘韐也跟着道:“是啊,老臣和吕相公年纪都大了,精力不济,力有未逮,当个太平宰相尚且不能,更遑论如此大的变法了。”
    赵桓也是深深叹口气,“宰执是百官领袖,朕的腹心股肱,必须要德才兼备,还要跟朕心意相通,能推行新政,说实话,朕一时还真没有主意你们二位不妨给朕推荐几个人,让朕好好思索。”
    两位相公愣了一阵子,还是吕颐浩率先答道:“官家,臣以为赵鼎是个纯臣!”
    “赵鼎?”赵桓突然笑了,“当年他义正词严,要朕和百官同心,的确是个猛士啊!”
    吕颐浩听得出来,官家这是迟疑,他躬身道:“官家其实臣以为当年赵鼎所言,现在看起来,也未必是错。只是君臣相得,着实不易。但老臣相信,赵鼎是个可靠的人才!”
    赵桓眉头微微挑动,吕颐浩如此推崇赵鼎,毫无疑问,代表着这位能够继承老吕的衣钵。
    虽说选用宰相是天子之权,可身为当了六年的首相,吕颐浩的话语权也相当大甚至说唯有他的认可,才能对整个官僚体系如臂使指。
    赵桓微微点头,又转向了刘韐。
    刘韐连忙道:“官家,臣以为何栗和刘汲都是不错的人才官家酌情录用就是。”
    赵桓顿了一下,也表示记在了心里。
    都说圣心独裁,可一人的精力到底有限,赵桓甚至连满朝文臣的名字都记不全,遇到了事情,还是要和宰执商议,通过他们的建议,做出判断。
    大体就是宰执圈定范围,官家负责确认君臣之间,默契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