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二章:大好战机(第1/2页)  三国之经天纬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纬本来下定决心,坚守不出,想要通过后勤实力的比拼,拖垮魏国大军,从而获得兵不血刃的胜利!可是,一则军情的突然报来,却让刘纬忽然又改变了主意!

    司马懿将粮草大营,设置在十里坡,这个地方位于华亭县东北十几里外的一个小土丘下,距离街亭四十余里,急行军半天时间,就能赶到,发动突袭,必能将其存粮烧毁!

    粮草,可是魏军的命根子,如果能偷袭成功,将加快司马懿大军的崩溃速度,尽快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不过,发现如此战机之余,刘纬也十分犹豫,他感觉事情似乎有所怪异,透着阴谋诡计的味道!

    华亭县,可是个不小的城池,虽然赶不上长安那样的大都市,却也有充足的空间可以存粮,司马懿为什么要把粮草大营,设置在危险的城外?这不是等于白白送给刘纬一样吗?这似乎是个很大的漏洞,就好像是故意为之!

    不过,刘纬经过分析后发现,司马懿这么做,也有一定的道理!

    华亭县内,有数万户百姓,而且这个地方曾经遭遇过饥荒,民间十分缺粮!这么多粮草若是存放在城内,恐怕将成为一颗定时炸弹,老百姓饿急眼了,没准会生出民变!

    再加上之前,司马懿抓捕周边百姓,送去前线充当炮灰之举,华亭百姓未必不知情,恐怕早就在暗地里,痛恨魏军如此残暴的恶行了,若是再受到那些军粮的蛊惑,很容易铤而走险,揭竿而起,那时节司马懿不是等于自乱阵脚,令刘纬有机可乘么?

    另外,如果汉军进攻华亭县,在攻城时发动火攻,容易波及到粮草仓库,若是未能及时扑灭,全部损失掉了,那就更惨了!

    综上所述,司马懿将粮草大营设置在郊外,似乎也可以解释得通!同时,刘纬根据所掌握的情报,于沙盘之上,观察魏军布局,觉得司马懿如此布置,也确实很像那么回事!

    十里坡位于华亭县东北方向,地形是背靠一座土丘,三面一马平川,无遮无挡!因此,汉军若想发动偷袭,其实并不容易,想要靠近很难!

    另外,在十里坡东南,驻有曹真的骑兵所部;西面是郝昭所部精锐步军,西南是华亭县司马懿中军所在,一旦十里坡方向上有个什么风吹草动,这就是个口袋阵,各处兵马,可以立刻驰援,蜀军偷袭部队,很容易被包了饺子!

    同时,粮草大营,距离各部都不算远,也便于配给和发放军粮!由此看来,司马懿将粮草大营设置在十里坡,也是思虑周祥,滴水不漏,十分合理,似乎并非诱饵圈套!

    不过刘纬却始终感觉哪里不大对劲,却又说不上来,隐约有一种不祥的预感!那么,究竟该如何抉择呢?

    可能有人会说,简单啊!干脆不要抉择,继续坚守不出,拖死司马懿不就好了,何必冒险去攻十里坡?确实,这么做风险最小,可保无虞,却太过被动!

    刘纬是富得流油,粮草供应也相对充足,可是随着战争进程的不断发展,老问题又凸显出来了,那就是军中谷粮,已经越来越少,肉食蔬菜,甚至腌菜和腐乳等佐料,都十分短缺,剩得最多的,还是番薯!这玩意,虽然可以保证士兵们每日吃饱,但是吃多了,人会非常难受!

    换句话说,若比拼后勤保障,汉军一定能笑到最后,不过士兵们恐怕一个个会吃坏了肚子,消化不良,打嗝胀气,胃酸难抑,将严重影响战斗力,因此这是万不得已之下的选择,显得太过被动,若有可以速胜的良机,何乐而不为呢?

    希望,总与风险并存,往往收益越大,风险也就越大!谨慎当然是好事,却不能过于保守,坐失良机,没有点冒险精神,缺乏应有的魄力,只会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可不是优秀的军事家所为!因此这个战机,对刘纬来说,还是相当具有吸引力的!

    讲述到这里,可能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