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15章 妥为善后(第1/3页)  三国之经天纬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汉魏双方,于兴鼎五年初开始的这场战争,持续了半年时间,从寒冷的初春时节,一直打到炎炎盛夏,终于以双方罢兵休战,画上了句号!这也便意味着,刘纬发动的第二次北伐战争,就此戛然而止!</p>

    总的来说,这一次北伐,不能说成功,因为攻克关中,拿下长安的战略目标,并没有实现;也谈不上失败,毕竟凉州和陇西四郡,已经被刘纬拿下,大大拓展了疆域,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果的!</p>

    最终双方再次以媾和签约,结束了这场大战,可到最后却留给我们一个疑问,司马懿的猜测,到底靠不靠谱?刘纬到底去哪了?</p>

    我们不得不佩服司马懿那敏锐的洞察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他的推测八九不离十了,在钟繇与法正谈判期间,刘纬确实不在泾水营地,也并不是像钟繇所想的那样,率军去偷袭关中,而是真的回了汉中!</p>

    那么,后方究竟出了什么大事,才让刘纬如此心急如焚,没等罢兵休战的和议尘埃落定,就急于赶回汉中了呢?这里,我们暂时卖个关子,先说说法正在整个谈判过程当中的种种表现,其背后的真实原因!</p>

    回顾整个议和过程,似乎无处不透着诡异!尽管看似都有合理的解释,却又显得那么不寻常,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刘纬的突然离开!法正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在妥为善后!</p>

    在整个谈判过程中,法正的行为,一直透着一个字:拖!拖延时间,拖延谈判进度,提出各种要求,索要巨额粮草,令钟繇来回奔波于安定与长安之间,耽误了整整一个月!这是在干嘛?就是利用这个机会,在暗中布防,调兵增援,以图守住街亭一线,保住此番北伐的既得成果!</p>

    刘纬突然离去,虽然是秘密走的,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况且司马懿此人如此精明,很难保证不被他看出破绽,一旦走漏了消息,这家伙难保不会立刻发难,转过头来,反攻汉军营寨!</p>

    当然,有法正在,刘纬走得十分安心,其人才智谋略,不在司马懿之下,汉军可保无虞!但是,安定之战,汉军最大的战利品是无数百姓,要安置他们,需要耗费相当多的时间,若不拖延时日,这么多人何以安置?</p>

    可能有人会说,反了吧?既然刘纬急于回归汉中,那应该尽快达成停战协议才是,双方罢兵休战,刘纬就算走了,法正也有充足的时间来安置百姓,甚至调兵布防也有充分的余地,何必故意拖延时间?</p>

    这么说,看似有道理,实际上却高估了一纸停战协定的效力,也低估了司马懿和钟繇的智商!</p>

    汉魏双方,政治态度尖锐对立,是绝对不可能达成和平盟好协议的,只能是停战协定!这也就是说,一纸空文,并不能改变双方敌对的立场,随时随地还有可能翻脸,再动兵戈,又有多大的约束力呢!</p>

    因此,即便协议达成,只要司马懿发现刘纬回去了汉中,会不会突然发难,谁能断言?法正要保证双方达成协议后,魏军也不敢继续用兵才行!</p>

    刘纬急于赶回汉中,已经走了,法正就必须拖延时间,让魏军方面无法看出其中端倪,不能洞悉刘纬不在营中的事实,等拖延了将近一个月,百姓也安置好了,调兵布防也基本完成了,就算最后穿帮露馅,法正也不怕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