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98章 软硬兼施(第1/2页)  三国之经天纬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纬率兵,对襄阳形成夹击之势,却没有直接攻城,反而玩起各种套路!投放传单,火烧城东南,便搅得城内一片混乱,百姓人心浮动,怨声载道!

    当然,这股怨气,不是冲刘纬的,而是冲着刘备的!刘纬巧妙地利用攻心之计,离间了刘备与襄阳百姓之间的关系,完成了战略部署的第一步!

    什么?才第一步?他究竟要磨叽到什么时候,才开战?呵呵,如果计略成功,也许不用打,刘纬便能不战而胜,拿下襄阳!这波发射而来,投入城内的人头,便是第二步!

    要说第一步投放传单,还算文明有礼,可这第二步,就太惊悚血腥了!当然,我们肯定也猜到了,那五百颗头颅的主人,就是被刘纬斩首祭旗的白毦兵,他这么做,目的也很简单:威吓敌胆!

    干打雷,不下雨,只来软的不来硬的,无论荆州军还是襄阳百姓,时间久了,可能都会慢慢地不把刘纬当回事,以为他软弱,不敢开打呢!

    可若直接来硬的,猛攻襄阳,又不是刘纬的初衷。那么怎么办?五百颗人头起了作用,那耳旁插着的白色羽毛,十分明显,谁都能看出来是白毦兵的头颅,如此惨象,可谓震破敌胆!百姓们见了,吓得魂飞魄散,荆州军士卒,更是兔死狐悲!

    白毦兵可是荆州精锐部队,强悍之师,连他们都打不过蜀军,落得如此下场,自己呢?更何况,如今汉中军主力全都到了,足有数万人之多,襄阳方面虽然也集中了荆州军主力三四万人,双方看似实力差不多,可其实谁都知道,差得远了!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人头的威慑力,被无限放大,别说士兵了,就连一些下层军官,心里都开始犯起嘀咕,信心遭受了沉重打击,整个荆州军,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这就叫恩威相济,软硬兼施!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刘纬就是想让襄阳军民知道,自己既有与民无犯的仁心,更有决一死战的决心!顺从者活,顽抗者——死!

    传单、雷光炮,外加人头,刘纬只付出微不足道的一点小小成本,不费一兵一卒,便将襄阳的整体守备力,削弱了一半以上!可以想见,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开战,荆州军凶多吉少!

    厉害啊!刘纬小儿,你果然厉害!此时的刘备,得到下面的报告,被气得胡须颤抖,眉毛竖立,在府内公厅来回踱步,心里中愤恨不已的同时,也有些暗自佩服刘纬了!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太难对付,为今之计,该怎么办呢?

    “军师,如之奈何?”郁闷了半天,刘备看向诸葛亮,急切地询问起他的意见来。

    “主公,襄阳可守,则守之;不可守,则弃之,然后路必保无虞,南山口为重也!”诸葛亮也没多想,立刻拱手建言道。

    诸葛亮,不愧是个优秀的政治家,说话就是有水平!实际上,他到现在已经断定,襄阳守不住了,顽抗到底并没有什么作用,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可他却告诉刘备,能守就守,不能守,才退!意思差不多,说法却不一样!

    为什么呢?因为诸葛亮知道,直接劝刘备放弃襄阳,突围撤退,他肯定不甘心!这一次,想擒杀刘纬,功亏一篑,还弄巧成拙遭到反噬,把刘备折磨得死去活来,差点没命,他心里压着一股火,正想找刘纬发泄,岂能轻易退兵?

    诸葛亮知道,自己就算直接劝刘备退兵,他肯定也不能答应,还不如来个旁敲侧击,隐晦地提醒刘备,让他自己想明白!

    大家也注意到了,诸葛亮提到一个地方:南山口!这是襄阳之南,可以穿越岘山,往宜城方向去的唯一通路!换句话说,这是刘备万一守不住襄阳的时候,重要的退路!也只有从这里走,他才能撤往江陵,甚至荆南,避敌锋芒,留得生机!

    诸葛亮其人,用兵水平究竟如何,我们无法定论,但最起码的一些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