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0章 大发雷霆(第1/2页)  三国之经天纬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孙权不想与刘备结盟,一方面有轻视刘备之意,同时也是怕引火烧身,给曹操一个讨伐江东的借口!这么多年以来,孙权一直对朝廷表示臣服之意,没有与曹操直接起过正面冲突,他又怎么会为了一个不相干刘备而去得罪曹操呢!

    于是,孙权没有允许诸葛亮来吴郡见自己,而是命令程普把他滞留在寻阳,其实是一种既不答应,也不拒绝的观望态度,这也很符合孙权的性格特征,即便他再怎么厌恶刘备,也不会把事情做得太绝。

    那么孙权究竟是在观望什么呢?当然是曹操的态度!他下令滞留诸葛亮一行的同时,也是派出了许多眼线暗探进入荆州,打探详情,试图了解曹操的真实意图!

    然而,还没等各路探马回报,曹操那边就有了反应,孙权收到了一封来自于他的亲笔书信!还有什么比这封信更能体现曹操的真实用意呢?因此,在接到这封信时,孙权紧张得手都有些微微颤抖了,赶紧展开,急切地阅读起来。这封信大概内容是这样的:

    大汉丞相兼大将军领冀州牧曹,致礼孙将军也!黄巾以来,天下大乱,吾秉匡正寰宇,剿灭凶顽之志,兴兵乃近二十载,群雄皆灭,唯刘备苟延哉!今吾乃奉天讨不臣,统精兵百万,战将千余,旌旗所向,荆襄俯首,刘备遁亡也!吾愿与将军会猎江夏,共擒刘备,则天下可安,孙氏可兴,不失王侯之位,传承万世哉!盼足下顺天时以抉,万勿为备所殉也!再致礼!

    孙权看过这封信,不禁是呆立当场!他原本因为紧张和激动,有些颤抖的双手,竟然抖得更加明显了!此时的孙权,内心就好像打翻了五味瓶,说不清楚是个什么滋味,紧张、害怕、担忧的情绪,一股脑地涌现出来,当然更多的是愤怒!

    曹操这封信实在是太气人了,措辞和语气都十分傲慢,而且对孙权颐指气使,还暗含着威胁之意,他看过之后,岂能不怒!

    你曹操虽然是大汉丞相,地位很高,可书信开头唱名以表示尊重的礼节都不顾了吗?一个曹字,就显得十分傲慢无礼!群雄皆灭?你这是在鼓吹自己的功绩吗?我孙权的江东依然稳固,西凉马腾、益州刘纬也在,怎么就群雄皆灭了?难道你没把我当回事?还统兵百万,战将千余,这个牛皮吹大了,如此吹嘘,是要吓唬我么?我孙权是被吓大的吗?更为过分的是什么会猎江夏,还什么为刘备所殉,什么意思?不听你的,我就必死无疑?

    孙权差点当场撕毁这封书信,是那点身为江东领袖的气度和残存的理智,才使他最终控制住了自己的冲动行为,但也是被气得火冒三丈,恨不得把曹操的信使直接拖出去杀了!

    “丞相钧意,吾已知晓……然此等大事,尚需妥虑,请使者暂归,不日必有复哉!”孙权是强压着怒气,眼睛里几乎都要喷出火来,但终于还是控制住了情绪,一句话打发了曹操的信使。还是老样子,他既没有应允,也没有拒绝,又开始打起太极,态度十分暧昧。

    孙权这残存的理智,仅仅持续到曹操信使离开公厅后,他马上便气急败坏地把这封书信,当着众人之面,扔了出去,落于厅堂之上!

    “混账!老匹夫!欺人太甚!”孙权终于还是发泄出来了,被气得大骂不止!

    孙权此人,年龄与刘纬相仿,只比他大那么几岁,未成年便统领江东,坐镇东南,应该也算是个少年英主。但实际上,他与刘纬的境遇可不一样,虽然胸怀大志,这些年却处处束手,不得伸展!原因其实就一条:他太年轻了!

    正所谓主幼国疑,一个未满弱冠之年的孩童,凭父兄之功业,坐上江东之主的位置,肯定会有许多人不服!这其中,既有那些起兵造反的阴谋鬼蜮之徒,更有一直支持孙权的权贵重臣!

    造反的人不服他,这还好理解,可支持他的人,怎么也会不服呢?其实说不服,也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