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七章 巧合(第1/2页)  混在三国的咸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备在来到邺城后与袁绍讲述了自己在许县的所见所闻。    听完刘备的话后,袁绍不由得感叹“难怪曹阿瞒会如此看重那个夏侯宇。重情而不恋权,本身眼光卓绝又能出将入相。此若为外人,恐怕引起其主的猜忌,但他偏偏又和那曹阿瞒是血亲,所以曹操怀疑谁都不会怀疑他。”    “这不但是血脉的关系,根据刘将军所说,那夏侯宇自从新安一战后就一直十分低调,任东郡太守不入东郡,任徐州牧不进徐州,每次出征手下将领皆由曹操指派,而自己不带任何一人,虽有亲近者,却甘愿远离权利的中心。    他这是知道自己的功绩会惹人眼红和猜忌,所以自我放逐,既不给有心人挑拨的机会,又让曹操会对他彻底放心。这一招以退为进用得真是十分精妙又恰到好处。”    作为袁绍手下的幕僚,也是精通党争的郭图从刘备的话语中差距出来夏侯宇的做法对他地位的好处。    “所以这次夏侯宇去徐州,曹操不但放心的将徐州之地交付给他,还让他亲自挑选随行之人,可见曹操对其的重视。而且据我们在徐州的探子处得知,此次刘将军会被曹操那么快的发现并且安排吕布进行围剿也正是因为夏侯宇的提醒。    从始至终,那夏侯宇在进行计划的时候都是以曹操为主,很少夹带私心,曹操若是连他都容不下来,也不配有现在这么大的势力。”    田丰综合了自己这边的情报和刘备带来的消息后,对夏侯宇那近乎敏锐的嗅觉也佩服不已。    “的确,那虽然曹操谋主乃是荀氏的荀公达,外出征战的参军为颍川的郭奉孝,但在曹操心中,两人的地位都比不上夏侯宇。虽然曹操并没有公开说过对夏侯宇的信任,但只要他出的主意,哪怕看上去在荒唐,那曹操也愿意实行。    这不单单是曹操对他的信任,也是那夏侯宇一次次的胜利换来的。就我所了解到的消息,在夏侯家的内部,就是家主的夏侯惇也为夏侯宇马首是瞻。    此人出手擅长直指人心,我看来将会是我们对付曹操将要面对的最难的敌人。”    回想起当初在新安之时,在那李傕郭汜大军包围之下,若不是巨大的利益驱使,刘备也不愿陷入那重重包围,但偏偏看起来牢不可破又坚不可摧的李傕郭汜大军,被夏侯宇非常简单而轻松的破掉。    而且还因此让郭汜一直游离在司隶之外,最终逼得天子逃离洛阳,迁都至许县,彻底将自己送入曹操的手中。    这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的巧合,若不是有一次曹操喝醉了酒,在夸奖夏侯宇的时候提到了此事,他都不清楚这一切都与夏侯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朝堂之上众人自以为高妙的决策其实早就在别人的计划之中。    也是在那次之后,他在回家后说通了自己的两个兄弟,从此开始隐忍下来,直到之前,夏侯宇被曹操派至徐州后,他才寻找到一个绝好的机会,从曹操的掌握之中逃了出来。    就在袁绍几人讲述着对曹操这边的看法的时候,一名校尉从外面慌张的跑了进来    “启禀大将军,根据线报得知,那曹操大军去而复返,又向着我军边界赶了过来。”    袁绍听后一拍案桌,震惊的从位置上站了起来“什么!那曹阿瞒好胆...”    立刻再次排兵布阵,他决定这次无论曹操是真是假,他都要出击迎敌,必须要把曹操打疼,不然在秋收之前他这么有事没事搞一下,恐怕得将自己拖垮。    曹操这边在出兵后虽然还是有些慌张,但听完荀攸郭嘉对此战的看法后,内心开始越发稳定起来。    正如两人所说,虽然对于袁绍军中缺粮一事是猜测,但是自己因为昨年丰收的原因,手上兵精粮足,跟袁绍耗一下也无关紧要。    而袁绍如果手中不缺粮草,那么他也不会怕这种消耗,但是他若真缺粮草,以他目中无人而又骄傲自大的性格,势必会急躁的进攻曹军,自己一方只需要占据地利,然后化攻为守,以静制动,在秋收之前,好好从袁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