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八章 朱氏子孙 血浓于水(第1/2页)  大明:我崇祯要打爆全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师!朱佑俭把水吐出来,咳嗽一声,说道:;咳咳,都什么时候了,你怎么拍起马屁来了?

    释衍和尚笑道:;哈哈,其实贫僧没有什么见解,就看陛下是想听百姓的赞扬,还是让朱姓子孙赞颂您是圣君?

    ;什么意思?朱佑俭斜眼看着释衍和尚。

    ;陛下,自古权贵当享荣华富贵,这本没有什么错。可是现在,我大明内忧外患,而朱氏藩王不仅不能为国分忧,不能上阵抵御闯逆,更不会分财犒赏忠勇将士,反而是贪婪成性,横征暴敛。

    ;面对闯逆之时,藩王又是一副跪地求饶的惨像,没有一点太祖、成祖的风范。我听说,那个楚王被张献忠抓到时,一口一个西王爷爷的叫,真是毫无廉耻!陛下,这些藩王兼并土地,逼反百姓,可最后,这些麻烦还不是陛下来解决?

    朱佑俭深吸一口气道:;大师,朕对此也是有所应对的。月余之前,朕已经让各地藩王遣子孙到京,就是要好好教育他们。以后让他们继承王爵之后,可以体恤百姓,可以造福一方。

    朱佑俭这么做,主要是站在朱氏的角度,毕竟他也是朱氏的后裔,无论是穿越前还是穿越后。

    血浓于水,虽然没有什么感情,可这莫名的亲情,让朱佑俭从内心之中,还是想对这些藩王给予一些照顾的。

    听了朱佑俭的话,释衍摇摇头,呼了一声佛号,道:;阿弥陀佛,陛下虽然有所行动,但还是需要更进一步。回到这奏折之上,陛下,这河南土地当如何处理?

    朱佑俭站了起来,开始在文渊阁中踱步,他需要想出一个办法,一个可以解决河南乃至天下藩王的办法。想要平定这些流寇,说到根本上,还是要百姓有的吃,有的穿,有上几亩田。天下有一家人能吃饱穿暖,则流寇中就少了一家人杀人放火。

    释衍很识相,轻呼佛号,又道:;阿弥陀佛,陛下,若是一时想不通,可以之后再想。现在,这袁继咸和堵胤锡下一步的重点,如何安排?

    跳出这个难题,先处理可以处理的事情。刚才与堵胤锡、袁继咸的会议中,已经把官职派下了,之后工作方针,还需要进一步的明确。

    朱佑俭清了一下脑子,然后慢慢地回忆了一下两人的事迹,又考虑到现在河南、湖北的情况,便与释衍和尚道。

    ;大师,这河南、湖北之地,可以交与二人如此治理。

    释衍和尚道:;请陛下圣裁。

    朱佑俭继续说道:;你看这样如何,两人都曾经带兵与流寇交战过,都有统御的本领。朕知道,堵胤锡曾经在河北屯田,现在,河南也正需要屯田,恢复元气。之后,堵胤锡的主要事务,就围绕着河南北部屯田、抵御关中的李锦,如何?

    释衍河南道:;嗯,陛下的决定十分合适。另外,我听说这个袁继咸在湖北之时,与左良玉熟识,不如把他暂时放在南阳,让他与左良玉联系,协调左良玉的用兵。

    朱佑俭点点头,觉得释衍和尚的这个方案也是不错。

    释衍和尚又道:;陛下,不如就以南阳为界吧,两人相互照应,也可以分担各方对河南的压力。待河南稳固,之后,再分配两人的官职,如何?

    朱佑俭拍手赞道:;大师真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呀!现在河南,西面有李锦、田见秀,南面是左良玉,东面是安徽,李自成就在那里。这河南真是四战之地呀……

    听了朱佑俭的感叹,释衍笑了笑,道:;陛下莫要着急,我大明如今,正如重病之人,刚刚缓了一口气。若是猛药下去,定然不妥,必须慢慢调理才对。

    朱佑俭笑着听释衍和尚的话,心中暗想,把这个黑衣宰相召唤过来,真的物超所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