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六章 释衍妙语 忠臣直言(第1/2页)  大明:我崇祯要打爆全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朱佑俭是知道堵胤锡和袁继咸的,这两人虽然不是广为人知,可是,这两人也是忠于大明,且既能治理地方,又能统兵的贤能。

    这堵胤锡乃是名臣马世奇的弟子,明末之时,为官一任,关注民生,除新弊制。南明之时,更是与李锦数次战于河南、荆州两地。后又与清军战于湖南的衡阳。为了激励将士,以书生之身与清军拼死力战,斩杀清军,直到最后积劳成疾,病死军中。

    袁继咸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与文天祥、谢枋得并称为"江右三山"。明末时,他在湖北武昌与大顺军作战,之后又在河北屯田。在襄阳,他劝说左良玉抗清,怎奈左良玉突然病逝,其子左梦庚将袁继咸出卖给了清廷。清廷无论如何劝诱威逼,袁继咸誓死不降,最终,壮烈殉国。

    袁继咸死的时候,还仿文天祥的《正气歌》,而作《正性吟》。朱佑俭穿越前,也是非常欣赏此文的风骨。

    这两人都是具有强烈的民族气节之士,朱佑俭在前世也是对两人的精神赞叹有佳,相信两人可以为大明统御河南地。

    趁着王承恩传旨堵胤锡、袁继咸两人上殿之机,朱佑俭问向释衍和尚。

    ;大师,朕有件事情,想听听大师的见解和主张。

    ;陛下,请问。释衍和尚轻声回答,不过,眼睛还是闭着。

    ;大师,你说这左良玉还有吴三桂,两人会不会造反?

    ;这……释衍和尚被问了一个不知所措,他睁开眼,看着朱佑俭。

    突然间,皇帝问出这么一句话,自然是颇有深意的。

    ;陛下,这可不是开玩笑。左良玉拥兵八十万,吴三桂的关宁铁骑镇守山海关。两人又都是勇武统兵之人,若他们造反,那后果可是不堪设想。

    朱佑俭点点头,他之所以对释衍如此信任,就是因为这个和尚的思路和他是一致的。

    ;既然大师也如此认为,那朕想请教大师,如何解除他们的兵权呢?

    释衍又闭上了眼,想了想,突然睁开眼,说道:;兵归于野,将还与朝。

    听释衍如此说,朱佑俭轻轻皱眉,不置可否。

    这个计谋,朱佑俭也早就想到了,可是,又如何能做到这两点呢?

    释衍道:;这两人佣兵自重,尤其是吴三桂。李自成围困京城之时,此人的所作所为已经和谋反无异了。可现在大敌当前,贸然解除两人的兵权势必将逼反两人,不如,陛下先收两人家属于京城,之后,见机图之。

    朱佑俭明白了释衍的意思,现在这吴三桂的爹,吴襄在北京。而左良玉却是无牵无挂,他的儿子左梦庚一直随军。

    看来,必须要将这左梦庚交到北京来才行。

    正想着,王承恩进来禀报。

    ;陛下,堵胤锡、袁继咸两人已经宣到了,现在就在门口等候。

    ;好的,辛苦大伴了,叫他们进来吧。

    ;是。

    稍顷,堵胤锡、袁继咸两人进得文渊阁,一阵觐见之礼后,朱佑俭赐二坐。

    朱佑俭端详了两人一阵,他发现这个堵胤锡看着年轻一些,也偏瘦一些,脸色有点发白,好像大病初愈一般。

    袁继咸则相反,看着有点武将的风度,年龄约莫五十,皮肤黝黑,精神很好。

    看过两人,朱佑俭道:;两位爱卿,此次朕叫你们来到京城,是有要事相商。

    两人不多话,只等着朱佑俭把话讲完。

    朱佑俭继续道:;侯恂已经攻下开封,此事两位爱卿相信已经知道了吧。

    袁继咸道:;我二人已知。

    朱佑俭点头道:;好,那朕就直说了。朕想让你二人镇抚河南、湖北两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