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3章 来自地方的声音(第2/3页)  汉世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问题都明显要好于安东。
    而十多年的发展下来安南已经能够正常向朝廷贡献钱粮税赋当然这是带有一定殖民色彩的但也可窥其潜力。
    如今的安南布政使是李守节辰阳侯李筠之子他属于军转政镇守安南多年后就地转任布政使一直到如今。
    广政殿上李守节就细致地摆出安南地区的情况与发展潜力希望朝廷能多加支持并且就安南每年能向朝廷贡献的钱粮税赋画了个大饼。
    安西也是一样那里虽然地处偏远但处于东西方交流的要道依靠着丝绸之路是根本不怕穷的也就是常年的战争下来人烟少些。
    但即便如此随着大汉西部局势的安宁与黑汗国关系的改良大汉与中亚地区的贸易通道也彻底打开并且日益繁荣因此安西地区也是日显活力这些都是他们的优势。
    至于其他道州同样也有话说当然这些地方其实也清楚安东毕竟有其特殊性不可能变成常例朝廷也不可能对其他地方尤其是核心统治道州放任。
    但是讨价还价嘛总要让朝廷听到他们的声音知道他们的想法。像安东那样他们不敢奢求但其他地方还是有些商量的余地。
    已经升任剑南布政使的张雍就提出希望朝廷能够酌情降低一些剑南地区的税赋。自从川蜀平定之后当地对朝廷税赋的上缴就始终是足额足数的也只有遇到灾害之时才会有所蠲免。
    过去一段时间川蜀每年给朝廷上缴的税赋能占到全国两成以上这实在是一个庞大的比例同时也意味着川民的疾苦。
    后来朝廷也酌情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调整使之趋于合理这才减少了对川蜀的压榨。但即便如此川蜀每年的贡赋仍旧是排在天下道州前列。而从西南地区来看也只有剑南被朝廷看得最紧没办法谁教西南地区就你剑南道富庶呢。
    张雍在西南为官也有十来年了从成都知府到剑南布政使自然有了感情有了自己代表的利益集体也想要为剑南的百姓某些福祉扬一下名。
    当然他倒也不像其他人那般一味地叫苦鸣屈只是合理地提出希望财政司在制定税额的时候能酌情地调整一番。这每年就都在调整但像剑南这样的天府之国每年调整的余地都不大不加已经属于恩惠张雍这是想减。
    如果说张雍是为剑南百姓考虑想要减轻治下官民负担的话那还有些人就属于为地方官府谋权争利。
    其中争论得最激励的毫无疑问属于每年地方税赋留存问题。不只一个道司提出每年两成的税额实在太少已经不够当地行政支出甚至有些影响到地方的行政运转。
    两浙布政使王仁赡就举例说浙南一些州县官吏已经出现拖欠俸禄的现象官吏们尤其是基层官吏们日子不好过。
    这显然是在扯淡其他地方也就罢了你江浙地区也叫穷那其他穷困道州岂不是要炒翻天?
    在留存税收这事上是中枢与地方之间最关键的一处矛盾而面对这些来自地方上的声音刘旸与赵普也是感到了一些压力。
    不过他们的态度也十分坚定税收留存属于中枢的底线不容打破这不只是税额多少的问题还涉及到中枢权威涉及到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
    政权可以适当宽松但军权、财权是要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对朝廷而言这是十分必要的。
    何况仅从开支来讲偌大一个朝廷那么多官员那么多勋贵那么多军队还有各种工程以及天灾人祸这需要的财税可比某一道一州的财政压力要大得多。
    当初的财政拮据让每一个中枢大臣都记忆深刻因此涉及到这方面自然就触及到他们的敏感神经了。
    因此赵普是代表朝廷进行了强硬的驳斥。同样是从地方上历练出来入朝拜相的狠角色赵普屁股底下可不虚对地方的情况也有深入而透彻的了解。
    在赵普看来想向留存税收伸手的人更多的还是为私利或者地方保护思想严重。这个例子绝不可轻开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