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0章 柴荣发兵征南唐(第2/3页)  木匠王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浅军”。寿州监军吴廷绍认为边境平安无事,白费财物粮草,全部撤回。清淮节度使刘仁赡上表一再争辨,没能成功,只得自己想办法。

    江淮一带听说周军要来,又刚好遇到天寒水涸的时候,各地军民自然恐慌。但是刘仁赡却神态自若,部署军队守卫抵御,与平日没有两样,大家的情绪这才渐渐安稳下来。南唐国主得报后,任命神武统军刘彦贞为北面行营都部署,领兵二万奔赴寿州,奉化节度使、同平章事皇甫晖为应援使,常州团练使姚凤为应援都监,领兵三万屯驻定远。征召镇南节度使宋齐丘返回金陵,商讨应付国难,任命翰林承旨、户部尚书殷崇义为吏部尚书、知枢密院。

    此时,后周的都部署李谷等人率军已经来到了正阳镇。他们见淮河无人防守,于是赶造浮桥,只用了几天就架好。周军很快渡过了淮河,向东直奔寿州城。虽然唐兵有二千余人,在半途拦阻周军,但是他们并不是周军对手,稍一交锋,唐军很快被打败。后周的都指挥使白延遇,乘胜长驱直入,直达山口镇。在这里,他们又遇到了一千多名唐军,自然也没有费什么力气,唐军很快败走。只有在进攻寿州的时候,因为城池坚固,周军用了许多兵力,费了不少的力气,却丝毫没有作用。

    李谷无奈,只得上奏朝廷,向柴荣禀告实情。柴荣得报之后,就准备御驾亲征。正在此时,吴越王钱弘俶派遣使者进献贡品。柴荣当即召见使臣,嘱咐他带着诏书回国,让吴越王发兵进攻南唐。

    吴越王接到诏书,不敢怠慢,于是命令同平章事吴程,率兵袭击常州。南唐右武卫将军柴克宏率军迎战,大破吴越军,斩杀了一万多吴越士卒,吴程带着少数人马逃回吴越。柴克宏又移师北向,去救援寿州。途中柴克宏忽然染病,不久竟然暴亡。寿州依然固守,李谷久攻不克,只能在行营中过年。

    柴荣听说吴越军被打败,于是决定亲征。他任命宣徽南院使、镇安节度使向训暂时代理东京留守,端明殿学士王朴为副留守,彰信节度使韩通暂代理点检侍卫司以及在京内外都巡检。命令侍卫都指挥使、归德节度使李重进为先锋,领兵先赶赴正阳,河阳节度使白重赞带领随身亲兵三千,屯驻颍上,和李重进遥相呼应。等他们出发之后,柴荣这才亲自率禁军南下。

    这时,南唐刘彦贞领兵救援寿州,已经到达了来远镇。他们距离寿州不过二百里,又派战舰数百艘赶赴正阳,造成攻击浮桥的态势。李谷非常畏惧南唐的水军,于是召集将领僚佐商量道:“我军不善于水战,倘若贼寇截断浮桥,就会腹背受敌,全都不能返回了。不如退回正阳,等到皇上来了,再做决定。”

    于是李谷一面派人去禀告柴荣,一面焚烧剩余的粮草,拔营而退。柴荣走到固镇,这才接到了李谷的奏报,却很不以为然。柴荣急忙派遣使者赶去李谷的军营,阻止他们退兵。

    此时李谷等人已经到了正阳,才接到柴荣谕旨。李谷于是又上奏说道:“贼寇战舰在淮水中央前进,弓弩石炮的射程不能到达。倘若浮桥失守,就会人心动摇,我们必定退兵。如今贼寇战舰每日前进,淮水又日益上涨。倘若皇上大驾亲临,万一粮道断绝,那危险就难以预测。希望陛下暂且驻在陈州、颍州,等待李重进到达。臣下与他共同商量如何阻止贼寇战舰,如何保全浮桥,立即陈奏报告。倘若我军厉兵秣马作好准备,春去冬来等待时机,足以使贼寇疲惫不堪,到那时取之未晚。”

    柴荣看完奏报,却很不高兴,便派人催促李重进尽快赶来,与李谷会师。柴荣传旨给李重进道:“唐兵很快就要来到,你必须急速击败他们,不要错过机会!”李重进奉命,紧急赶到正阳。

    那唐将刘彦贞素来骄横宠贵,既无才能谋略,又不熟悉军事。他历次任职藩镇,专行贪污暴虐,积累财产达万,用来贿赂当权要人,因此魏岑等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