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8章 石重贵奉上降表(第2/3页)  木匠王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辽,偏辽主召入帐,令他当先锋。</p>

    皇甫遇固辞不肯,对左右哭泣道:“我位为将相,败不能死,好忍倒戈图主吗!”这天夜闯,他带着几个心腹奇兵逃出军营。行至平棘,他对这几个人说道:“我已数日不食,哪里有什么脸南行!”于是自己扼喉而死。</p>

    辽国翰林承旨、吏部尚书张砺对辽主耶律德光说道:“现在大辽已得天下,中原的将相应由中原人来作,不应该用北国人和左右熟悉的人。如果政令失误,就会人心不服。虽然暂时得到了天下,也还会失去。”耶律德光却不肯听从。</p>

    石重贵知道杜威等人已经投降了辽国,又接连收到辽主的檄文,都是由张彦泽传来。石重贵急召冯玉、李崧、李彦韬三人,入府议事。三人面面相觑,最后李崧开口说道:“禁军都已经外出,急切无兵可调,看来只有飞诏河东,令刘知远发兵进京保护!”石重贵急忙命李崧草诏,遣使西往太原。</p>

    天还没亮,张彦泽已从封丘门破关冲入城中。李彦韬率禁军五百前往迎敌,不能阻止。 天色微明的时候,宫廷内外喧闹声大气。石重贵惊醒起床,出门询问左右,才知道张彦泽领着辽国骑兵,已逼近城下。嗣后,又有内侍入报道:“封邱门失守,张彦泽斩关直入,已抵明德门了!”石重贵越加慌忙,急令李彦韬搜集禁兵,去阻拦张彦泽。不料李彦韬一去,宫中更加混乱,又有两三处纵起火来。</p>

    石重贵自知已不能幸免,于是在宫中放起了火,自己提着宝剑驱赶后宫的十几个人将跳入火中,被亲军将领薛超抱住了。一会儿,张彦泽从宽仁门外传进耶律德光给太后的书信以示抚慰,并召来了桑维翰、景延广。</p>

    石重贵于是命令灭火,打开所有的宫门。后晋出帝坐在御苑中和后妃们相聚哭泣,召翰林学士范质草拟降表,含泪说道:“杜郎背我降辽,太觉相负。从前先帝起兵太原时,欲择一子为留守,和辽主商议,辽主曾说我可当此任。卿今替我草一降表,具述前事,我母子或尚可生活了。”</p>

    范质依言起草降标,表中写着:孙男臣重贵言:顷者唐运告终,中原失驭,数穷否极,天缺地倾。先人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兵连祸结,力屈势孤。翁皇帝救患摧刚,兴利除害,躬擐甲胄,深入寇场,犯露蒙霜,度雁门之险,驰风击电,行中冀之诛,黄钺一麾,天下大定,势凌宇宙,义感神明;功成不居,遂兴晋祚,则翁皇帝有大造于石氏也。旋属天降鞠凶,先君即世。臣遵承遗旨,纂绍前基。</p>

    范质写好,呈示给石重贵。石重贵正在看着,突然见到一个老妇踉跄地走了进来,边哭边说道:“我曾经多次说过,冯氏兄妹靠不住。你宠信冯氏,听他妄行,目今闹到这个地步,如何保全宗社!如何对得住先人!”石重贵转眼一看,进来的不是别人,正是皇太后李氏。他当下心烦意乱,也无心行礼,只呆呆地站立一旁。</p>

    李太后还想说话,外面又有人说道:“辽兵已入宽仁门,专待太后及皇帝回话!”李太后于是问石重贵道:“你究竟想怎么样办?”石重贵答不出一句话,只好将降表奉上。李太后约略瞧了一瞧,恸哭起来。</p>

    范质在旁劝慰道:“臣听说辽主的书信里面,并没有什么大的恶意。或许上表请罪,仍旧还我宗社,也未可知。”太后也想不出别法,徐徐答道:“祸及燃眉,也顾不得许多了。他既致书与我,我也只好回覆一表,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