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5章 东西川反目成仇(第2/3页)  木匠王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于是,后唐与两川的战火还没完全熄灭,两川的关系就迅速恶化。董璋派人堵塞了绵州的关卡,禁止西川的人通过。他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我不和朝廷讲和,你们也别想!孟知祥见事情闹到这一步,也没指望董璋和自己统一行动。反正剑门虽然一时走不通,可?门还在我手上,便与赵季良等人商量之后,派使者出三峡,借道南平前往洛阳,实现与朝廷的单独和解。</p>

    掌书记李昊建议道:“我们和东川毕竟还是同盟关系,这件事如果不先和董璋协商而独自行动,那么背信毁约的罪名,就会落在我们头上。”于是,孟知祥又派了第二拨使者去东川,劝说董璋一同归附朝廷。结果不出所料,再次被董璋严辞拒绝。不过,孟知祥仁至义尽的形象倒是竖立起来了。</p>

    这时,蜀地还有壁、通、开三州在为后唐朝廷坚守。虽然不算什么大患,但总让人看着不舒服。如果等与朝廷的和解达成,就不好找理由再出兵攻取了。于是赵季良建议道:赶快出兵,在和解达成前先把它们拿下。</p>

    可李昊又反对说道:“朝廷把苏愿放了回来,我们还没有谢恩。却马上出兵攻取朝廷的地盘,这很不合适。如果孟公不在乎洛阳家人的死活,大可以出兵汉中,杀往中原。攻打一个小小的壁州,哪里显得出英雄气慨!”于是,孟知祥叫停了赵季良的计划。赵季良则因为李昊屡屡唱自己的反调,越来越反感这位前蜀降臣。</p>

    孟知祥又派了两拨使者去梓州,任务还是与前两次一样,劝说董璋罢兵,一起归附朝廷。第三位使者提醒董璋道:“朝廷已经给足了我们的面子,我们如果不见好就收,让朝廷下不来台,不得不再兴大兵来讨伐,那可怎么办?”董璋不屑一顾道:“吓唬谁呢?难道朝廷的讨伐军没来过?”</p>

    最后一次去的使者正是李昊,董璋不让他开口。一见面就破口大骂,把李昊给喷回来。李昊只好回来报告道:“董璋根本不听我说话,而且他已经准备着图谋西川,我们必须严加防备。”</p>

    董璋确实已经认定,两川同盟不可能再维系下去了。本着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看法,董璋认为,与其等着孟知祥败盟,不如由自己先行撕毁盟约,主动出兵,袭取成都!虽然孟知祥的兵力明显比他强大,但是孟知祥控制的地盘也比他多,军队分散驻防于各地。只要集中东川之兵,直取成都,还是很容易取得局部优势的。</p>

    长兴二年四月,董璋准备得差不多了。他召集东川众将,公布了自己袭击成都的作战计划,让将军们讨论通过。东川众将一听,原来这是领导已经决定了的事,咱们要唱反调就是太不给他面子。这种傻事,谁也不会做,何况他是出了名的暴脾气。于是众将纷纷赞成,认为此次作战,计划周密,布署得当,一定可以旗开得胜!</p>

    然而,还是有个别人反对。曾担任过陵州刺史的将领王晖反对道:“首先,剑南万里之地,最强的藩镇就是成都,不是我们梓州。其次,现在正值盛夏,气候炎热,不利于用兵;其三,孟知祥没做过对不起我们的事,我们率先背盟,师出无名。这样无视天时、地利、人和的战争,我赌大帅一定成功不了!”</p>

    董璋很不高兴,但他非常自负,说道:“好吧,咱们打个赌,等我凯旋回来,看你有什么话好说!”然后,董璋集中自己所有的精锐部队,大举出师,杀向成都。在出兵成都之前,董璋认为:要袭取成都,最大的障碍是孟知祥手下的两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