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9章 留从效病死泉州(第2/3页)  木匠王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所以可供选择的对象并不多。</p>

    兄长漳州刺史留从愿、还在南唐的养子留绍錤、尚年幼的养子留绍镃,是留从效可以选择的三个**人,留从效必须做出最后的抉择。留从愿长期在漳州任职,对泉州的情况很不熟悉。如果把留从愿召回泉州,很有可能还没等留从愿回到泉州,自己就先走一步了,形势就会风云突变。</p>

    留绍錤远在南唐,一时半会根本回不了泉州,不可能成为清源军的节度使人选。唯有留绍镃目前在泉州城,但留绍镃只是个十多岁的懵懂少年,根本无法对清源军的军政事务进行管理。如果把清源军的重任交给留绍镃,少年留绍镃极有可能和柴宗训落得同一个下场。</p>

    这种局面实在太难选择,但不选择又不行。因为留从效非常清楚,自己随时可能死亡,必须尽快做出最终的选择。留从效在最后一刻,遗命年幼的养子留绍镃为清源军节度使留后,负责主政清源军的军政事务。</p>

    北宋建隆三年三月,清源军的命运交到了一位年仅十岁的小孩子留绍镃的手中。泉、漳两州的军民百姓对于留从效是爱戴的,所以对于留从效安排年幼的养子留绍镃出任清源军节度使留后,普遍没有什么意见。</p>

    但关键是,鏐绍镃只是一个少不更事的少年,根本无法处理军政事务。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前任领导人都会提前安排自己的心腹担任辅佐大臣,负责帮助少年主人处理事务。按照常理分析,留从愿是最理想的辅佐大臣,留绍镃是他的亲生儿子,于情于理,他是最合适的辅佐大臣。</p>

    也许是担心辅佐大臣会上演夺权篡位的事,留从效没有安排任何人来担当留绍镃的辅佐大臣,让留绍镃独立处理军政事务,祸根就此埋下!留绍镃坐上了清源军节度使的座位,没有任何人帮助他,没有任何人辅佐他。他必须担负管理清源军的重任,这对留绍镃来说,实在太残酷了!</p>

    从留从效病重,到留绍镃继位,清源军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涌动!十七年前,跟随留从效参加泉州兵变的那帮枭雄豪杰大多已去世。王忠顺战死建州沙场,董思安在漳州被留从愿毒杀,苏光诲不知所终,唯有陈洪进和张汉思还健在人世。</p>

    对于常年跟随自己的老部下,留从效还是相当照顾的。陈洪进以战功任清源军统军使,张汉思则任统军副使。陈洪进和张汉思是清源军内部的实权派将领,是除了留从效本人外,清源军内部的二、三号人物。清源军内部要发生内乱内哄的话,基本上会和这两位仁兄有关。</p>

    此时的陈洪进正值壮年,而张汉思已年过六旬,两人分别执掌清源军的军政大权,论战功、资历和威望,两人有能力担任清源军节度使的位置。对于留从效安排留绍镃主政清源军事务,清源军内部最不满意的就是陈洪进和张汉思两位。</p>

    尤其是陈洪进,对留从效如此草率的安排十分不爽。留绍镃主政清源军,只会给清源军带来灾难和麻烦。作为清源军的二号人物,陈洪进一直密切关注着留绍镃的一举一动。他认为,自己应当担负起引导清源军走上正确道路的责任。如果留绍镃胡作非为,他就有必要进行监督纠正、甚至可以把留绍镃直接赶下台。</p>

    留绍镃主政清源军不到一个月时间,一向和清源军不来往的吴越国突然向清源军派遣了外交使者。第二次福州争夺战之后,吴越国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