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章 孟知祥占据两川(第2/4页)  木匠王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董璋攻打孟知祥的时候,山南西道节度使王思同向李嗣源禀告。范延光对李嗣源说道:;如果两川被一个人掌控,又安抚民众,守卫险要,那以后就更难于攻取了。最好在他们相争之时,趁机早日收服。李嗣源即命王思同用兴元之兵,暗中准备进取西蜀。

    可是没有多久,就听到了董璋败死的消息,范延光又说道:;孟知祥虽已据有全蜀,然而他的士兵都是东边的人。孟知祥怕他们思归致变,也想依赖朝廷以震摄他的兵众。陛下不如安抚他,令他改过自新。李嗣源说道:;孟知祥是我的故旧相好,被人离间才干出抗拒朝廷的事情。于是,派遣供奉官李存環去成都,赐给孟知祥诏书道:;董璋是狐狼之辈,自找灭族死路。爱卿的祖宗墓园和亲戚都安全,你应该保全家世的美名,遵守君臣的大节。孟知祥接受了李嗣源的诏书。孟知祥让李存環回洛阳,向朝廷上表谢罪,并报告福庆公主的丧事。自此又向唐廷自称藩属。

    孟知祥接着让李昊替自己起草表章,请求施行墨书制命,可以授两川刺史以下的官职;又上表请求朝廷任命赵季良等五个留后为节度使。不久,李嗣源再派李存環赴成都,凡是在剑南的将吏,从节度使、刺史以下的官员,听凭孟知祥任命。只需向朝廷奏报即可,朝廷不再另行任命别人。

    孟知祥即授赵季良等人为五镇节度使。接着李嗣源任孟知祥为东西川节度使、封蜀王。李嗣源命工部尚书户文纪、礼部郎中吕琦为蜀王册礼使,并赐蜀王一品朝服。

    八月初四,孟知祥穿上兖服、冠冕,准备好仪仗军卫来到驿舍,降阶行礼。向北方接受册封,坐上带着玉辂的车,到达王府门前,坐着人抬的步辇而进入内庭。一年后,孟知祥称帝,建立蜀国。

    由于孟知祥已表示归附,因此李嗣源下诏让安重诲返回朝廷。安重诲当初经过凤翔时,凤翔节度使朱弘昭在马前迎接拜礼。朱弘昭让安重诲下榻在他的官舍,并且延请到内室,叫妻子出来参拜。而后亲自上菜进酒,礼节极为恭敬。安重诲对朱弘昭哭着说:;小人谗言构陷,几乎让我得罪不能免死。幸亏君主洞察明透,才得以保全宗族。

    安重诲走了以后,朱弘昭立即上奏道:;安重诲埋怨朝廷,不可让他到达行营,恐怕他要夺取石敬瑭的兵权。朱弘昭又写信给石敬瑭,说道:;安重诲行动鲁莽,他若到军中,恐怕将士心中恐惧,不战自溃,应该阻挡他前去。石敬瑭非常害怕,立即上表奏称道:;安重诲如果来到军前,恐怕人心有变,要赶快把他调回。此时,宣徽使孟汉琼从西面前线回朝,也奏说安重诲的过失和罪行,于是,李嗣源下诏召唤安重诲还京。

    安重诲得到李嗣源的诏书,急忙回朝。他再次经过凤翔,朱弘昭不肯接纳。安重诲怏怏不乐,只得快马东进。在途中接到李嗣源的诏书,命他为河中节度使,不必入京。安重诲无奈,只得直奔河中。

    赵凤对李嗣源说道:;安重诲是陛下的家臣,他绝不会背叛主人。但是因为他能周密防备,因此被人谗毁。如陛下不明察他的心迹,他就不知哪天会死于非命了。李嗣源认为赵凤与安重诲结为朋党,非常不高兴。

    李嗣源既已解除了安重诲的枢要职务,便把义子李从珂召了回来,流泪对他说道:;如果按照安重诲的意思,你哪还能够见到我!任命李从珂为左卫大将军。安重诲得知之后,内心感到不安,上表请求致仕。李嗣源接到奏表,即下诏让他以太子太师衔告老归乡。

    就在这一天,安重诲的儿子安崇赞、安崇绪逃到河中。安重诲吃惊的问道:;你们没有奉旨,为什么来这里?接着又说道:;我明白了,这不是你们的意思,你们是被人利用了。我要以死殉国,还有什么说的?于是,捉拿二子,派人押送去朝廷。

    第二天,有内廷使者到来,见到安重诲,悲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