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二章 旧事(第2/4页)  全家除了我都是穿越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夫人是姨表姐妹,不过这事知道的人不是很多,好像是先太后的母亲并没有在老夫人的外家长大,是在外面寄养的。”

    张兆慈听了,说:“这事估计现在满京城也没有几个人能知道的?”

    路嬷嬷点了点头,说:“还真是呢,我后来是先太后跟前的小宫女,又是因为跟老夫人的关系好,无意之中才知道这个事情的,先太后去世之后,忠勇侯府的男丁战死沙场,老侯爷就剩下老夫人一个后代,老夫人作主,把丹书铁卷交还给了先帝爷,先帝爷感念忠勇侯府的功劳,把历代忠勇侯的牌位给请到了先烈祠。”

    先烈祠是朝廷建立的一个供奉历代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的牌位,逢年过节,需要祭祀先辈的时候,是由当今圣上亲自主持的,规格非常的高。

    路嬷嬷说:“先太后去世之后,老夫人跟宫里的联系就少了很多,后来年事已高,除非是很重要的事情,需要她去宫里,她才回去,就这样一直深居浅出,这京城里就慢慢的淡忘了门庭煊赫的忠勇侯府了。”

    张兆慈点了点头,说:“自打我嫁进侯府,老夫人就连过年都借口身体不好不去参大年初一一大早的朝拜。”

    路嬷嬷说:“要说起来呀,先帝是先太后的亲儿子,当今圣上当年能够登记也是因为太后跟先太后关系好,因着这个,太后跟老夫人也挺好的,要不然,就凭着现在永宁侯府里面的那些人,永宁侯府还能存活于世吗?说句不好听的,也就是现在府里还有老夫人,这要是没有了老夫人,永宁侯府在不在都不一定的。”

    张兆慈点了点头,想到什么又问:“嬷嬷,这些事情现在的侯夫人知道吗?”

    路嬷嬷叹了口气,说:“她脑子里哪里能够装的进去这些事情哟,当年老夫人看中的是另外一户人家的嫡长女,老夫人觉得,大家族里面的嫡长女,都是照着宗妇来培养的,老夫人知道自己的几个儿子,都远远的不及老侯爷,那就得找个能顶得起来的长媳才行,谁知道侯爷看中了侯夫人,闹着非要娶不行,老夫人不能因为这个跟儿子离心离德的,只能是捏着鼻子认了。”

    听到这些,张兆慈抿嘴笑了起来,路嬷嬷见了,说:“这都是长辈们的一些不能让外人知道的事情,我觉得你知道一些就会知道后面我要跟你说的事情。”

    张兆慈赶紧把脸上的表情控制好,严肃的说:“嬷嬷,您请接着讲。”

    路嬷嬷微笑着摇了摇头,说:“侯夫人这个人,是他们家的娣幼女,从小就被家里人捧在手心里养大的,除了会撒娇卖乖,当家理事一点不懂,老夫人觉得当姑娘的时候养的娇惯了,嫁了人就懂事了,好好的教一教,还能教不好吗?”

    想到那些往事,路嬷嬷轻轻的摇了摇头,说:“有些人,天生就不是那块料,老夫人精心的教着她管家,她觉得老夫人这是在磋磨她,经常回娘家去哭诉,时间长了,京城的人家就觉得老夫人不慈,是个磋磨儿媳妇的恶婆婆,老夫人没办法,只能自己继续管家事,后来,时间长了,侯夫人觉得自己一个侯爷夫人,家里掌家的权力得抓在手里,就把掌家的权力给要了过去,别的事情管的乱七八糟,就盯着老夫人的那些陪房,一个一个的找借口给换了下来,老夫人不想府里闹得难看了,就把人都送到庄子上。”

    张兆慈问道:“嬷嬷,老夫人的陪房都是从忠勇侯府带过来的?”

    李嬷嬷一听就知道自己说了这半天的话,张兆慈算是抓到点子上了,点了点头,说:“是的,都是从忠勇侯府带出来的,现在的忠勇侯府的老宅子里面,住着的是老夫人娘家二叔一大家子,不过两家都不走动了,老夫人作主把丹书铁卷上交之后,因为没有答应过继二房的子嗣继承忠勇侯府的爵位,老夫人二叔对她恨之入骨,老夫人把宅子给二叔一家人之后,就把忠勇侯府的人都带了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