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93章 行刺高虚子(第1/3页)  贩夫全神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沙州三危山,金钿宫,高虚子淡然一笑,不予作答。

    蚬木龙杨大刚回想迎接造奠子之时,高虚子说的那句话“金钿宫迟早有这么一劫”,再联想到札木合之妻丘觊失踪于西夏,蒙古大汗一直在追查,大约明白了几分。丘觊难道就是高虚子放起来了?

    这可不好说,毕竟丘觊、丘觎乃高巢子的女儿、儿子,而高虚子乃丘觊和世觎子的亲师伯,假设丘觊投奔高虚子,那也十分正常。只是蒙古大汗不撕破脸罢了。那么,高虚子所谓的“迟早有这么一劫”,一定就在这里了。

    而造奠子一定是被逼来找高虚子的,应该来的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多次。也就是说,蒙古大汗一定会派人,暗中对造奠子盯梢。高虚子这里稍微有差池,蒙古大汗的人一定会露面。

    杨大刚,可不是吃素的,他的爷爷是青龙真君杨振雄,不但是当年的硖石山第一猛士,而且是犀锐军振雄营的指挥,朝廷禁军以他的名字命名,虽然品阶不高,但在军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此时,杨大刚的脑子迅速过电,眨眼间想到这里,对四哥芥末鬼汤太辣的话解围:“四哥性烈,宛如其名,太辣!此事背后,藏着十分复杂的事情,我们还是不要卷入。我们最终是找到世觎子,求问十八真君的事情。”

    造奠子微微颔首:“我看啊,《北来渡世经》说得好,生死有命,喜忧本心;贵贱有道,祸福因循;子孙之事,从不过问。高巢子贤侄逍遥于北海与绿海之间,黑林与桂林之表,从不过问子孙之事,果然洒脱。”

    杨大刚听他这么说,猜到造奠子老道,情知蒙古大汗有人盯梢,这个盯梢人指不定是谁,故意将这话拿出来说。

    酒宴散后,商不懈带领高岭四猛,出来金钿宫,在三危山的千年古木之中来回转悠。五位师兄弟探讨起丘觊母子及世觎子情形,以及蒙古大汗对丘觊母子的追查。杨大刚将胸中所想一通说,大家无不敬服。

    商不懈问道:“为今之计,我看这三危山不宜久留,当速速离开。打点行囊,直奔黑林日月山如意观。”

    杨大刚说道:“蒙古大汗既然能盯梢造奠子,我看他们的细作也绝对不止于此。我们前往日月山,看起来凶多吉少,必须作势贩卖,方能安然无恙。”

    武大烈赞同:“我等四猛,大哥的黄柏出自川鄂,五哥的蚬木产自广南、交趾,俺的青皮也产自江南,唯有二哥的芥末各地都产。那我们五个人都贩卖芥末,是不是显得招眼?”

    商不懈说道:“我们就在沙州收购些当地特产,卖到黑林。”

    蔡太苦笑笑:“对了,沙州多产泽漆、锁阳、大云,人称敦煌三宝,还有地毯、夜光杯,我们就收购这些东西。”

    他所说的泽漆,是指罗布麻,有平肝、清热、利水功效。

    锁阳,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之功效。

    大云就是肉苁蓉、地精,主治月经不调,闭经,不孕,阳痿,遗精,小便淋漓,声哑失音,便秘,虚寒泄泻,症瘕。

    汤太辣叫道:“说干就干,今天好好睡一觉,明天辰正就开始收购。”

    谋定而后动,五兄弟商议停当。第二天一早,五位向金钿宫方丈高虚子和首席佐使商罡子辞行,拜别了造奠子及其随从安便子。他们执兵跨马,飞奔下山。到了敦煌城,购买了两辆马车,开始收购敦煌三宝。

    先到药房问了抓药的价位,按行规,以十一之比算出成本。继而下乡,从农户手中采购。又找热心农户,寻到几个大药农,用了五天,将两辆马车装满。

    然后,五兄弟分工,两人赶马车,两人骑马押运,一人殿后,五人轮班。

    这天恰好是个腊八,他们卯时练武毕,在敦煌城街面上吃了些腊八粥。到了辰时正,他们赶着马车,从敦煌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