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84章 教派起争论(第1/3页)  贩夫全神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寿州东硖寨,酒席宴间。

    余冠东见大哥这么问,哭笑不得:“朝廷对于梁山好汉怕得要死,恨不得他们死绝。宁肯亡国,也不会给他们封赏。我们硖石三冠又与智深长老他们交好,当然也就宁肯自己战死,也不对朝廷摇尾乞怜。”

    王世雄沉吟少许,叹道:“我看宋朝君臣,与唐朝君臣的胸怀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就算唐朝的亡国之君唐昭宗,赵构也抵不上人家三分之一的韬略。这就是遍地抗金而宋朝却始终威势不振的原因。

    “依我看,要想彻底灭掉金国,靠大宋君臣,永无可能。最终必须靠一个大教,才能彻底灭掉金国,拯救华夏。当然这里需要一个像李渊父子那样胸怀四极八荒的王霸之才。”

    丘遁听了王世雄所论,吃惊道:“三弟此说,是何来由?”

    王世雄说道:“愚弟是说道教。凡盛世,道教则隐而修仙。凡乱世,道教则起而救国。

    “南北朝之际,天下大乱,北魏名道寇谦之创立北天师道,刘宋名道陆修静创立南天师道,陶弘景创立茅山派,培养出经世济民之才,终归使得天下统一于隋唐,道教遂成为国教。

    “五代之际,天下大乱,前蜀皇帝王建任用青城山东瀛子杜光庭,以之为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上柱国,爵以蔡国公,赐号广成先生。王衍尊为传真天师,特进,检校太傅,太子宾客,兼崇文馆大学士。

    “南唐皇帝李昪尊封茅山道人王栖霞为玄博大师,赐金印紫授,住持玄贞观。栖霞上表请归茅山。更加贞素先生,又赠洞微元静称号。

    “民间更有吕洞宾、钟离权,在北国广泛弘道。经过这些高道努力,广收弟子,培养豪杰,遂有柴荣之治,宋辽之局。

    “然而,金人之乱,虽没有五胡乱华、五代十国的皇帝多,但是天下义军多如牛毛,各自虽不称王称帝,也是又一个大分裂时代。又该出道教高道,来创立教派,培育王霸之才,使天下一统。

    “我等沅水五龙,当承担天赋重任,立派弘道,使英物辈出,拯救华夏。”

    丘遁听了他的一番议论,虽然也暗暗佩服,但对于他所说,华夏民族每到关键时刻,都是道教所为,不以为然,只是淡然一笑,不予回答。

    王世雄以为,自己打小就是慎留道长亲传弟子,之后又是金国的进士出生,慎留道长那可是天师阶层的,我们伍洞派那可是薛仁贵的五儿子所传,却并没有说服这次结义的大哥,心中颇为不爽。

    他强作谦卑状,对丘遁作个揖,却两眼冒出寒光,逼问道:“以岳元帅经天纬地之才,尚且陷于赵构、秦桧窠臼,必欲华夏得救,不开新路,兄台以为可行否?”

    丘遁可不是小孩了,已经三十三岁了,哪种江湖不懂,还需要你来给老子上课么?但是,兄弟们结义一场,自己又是大哥,发作起来,叫人耻笑。

    于是,丘遁微微一笑,捋一把青须:“三弟过激了。道教固然重要,我且问你?道教、佛教都化缘,儒教不化缘但靠舔沟子。还有一个教派,儒释道全得听命,既不化缘也不缺钱,却是华夏不灭的真正源泉,贤弟可知?”

    这可真是跳出三界之外的致命问题,王世雄顿时卡壳。他亲二哥王渐、结义的四弟汤渊、五妹何冠玖,全都目瞪口呆。

    大家寻思,咱们拜神拜佛多了去了,全都是佛祖、太上老君、孔圣人这些,要么是人家的徒子徒孙,要么是人家的后裔族人。

    大哥这意思,这些神佛都救不了华夏。也就是说,咱们拜的神佛,全是废物,这这这,这这,这,大哥到底说的什么教派?

    王世雄宏论迭出,却被丘遁的反问卡住。

    碣滩茶王汤渊想了一下,忽然明白,回应丘遁:“大哥所说,莫非我等商家之教?但商家并未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