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2章 丘定撑家计(第1/4页)  贩夫全神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文 第542章 丘定撑家计

    淳熙四年(1177年),宋孝宗令太常寺为岳飞拟定谥号,初拟“忠愍”。次年(1178年),最终确定为“武穆”。</p>

    说起这个谥号,在宋史中,共有四位功勋卓著的元帅获得“武穆”谥号。北宋初年两位,南宋初年也是两位。</p>

    一个是真宗朝名将曹玮,三都谷之战后“威震四海”,唃厮啰每闻其名,即以手加额。官终彰武节度使,封武威郡公。</p>

    其父曹彬,宋朝开国元勋,平灭后蜀、征伐北汉、砥定江南、协赞北伐、兵败岐沟、起辅真宗,在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其权威之重,无出其右。位兼将相,不逞威势,以开国元勋善终,史上称奇。</p>

    一个是高怀德,周世宗柴荣结义的钜鹿十六俊之一,宋太祖黄袍加身的拥戴者。曾参与平定李筠、李重进之乱。后与石守信等秉宋太祖意图,自请解除兵权。宋太宗时官武胜军节度使兼侍中。死后追封渤海郡王。</p>

    其子高琼,澶州大战前与寇准大骂宰臣三贼,苦谏真宗,终使真宗御驾亲征,与辽国结下澶渊之盟。</p>

    一个是刘錡,南宋中兴四将之一,卒于孝宗登基之前。其一生,力战富平、扈从高宗、顺昌大捷、柘皋之战、胶着淮西,战功赫赫。金国大将除了怕岳飞,就是最怕他了。</p>

    金帝完颜亮率军南下侵宋时,下令有敢提及刘锜姓名的,罪不饶恕。</p>

    刘錡逝后,高宗赠开府仪同三司,赐银三百两、帛三百匹。后获谥“武穆”。孝宗追封为吴王,加太子太保。</p>

    第四个就是岳元帅,他的谥号“武穆”,更是名副其实。</p>

    《汲冢周书》记载“威彊叡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p>

    《諡法》称“布德执义曰穆,中情见貌曰穆”。</p>

    所以,这“武穆”二字,在封谥中有着十足的分量。</p>

    岳元帅一生,三次投戎、效力宗泽、收复建康、转战江淮、平定游寇、收复六郡、洞庭平叛、长驱洛伊、进军蔡州、力反和议、挺进中原、十年功废、千古奇冤。他的四次北伐,都给金军以沉重打击,叫后人久久传扬。</p>

    岳元帅治军严明,是中国古代将帅治军的楷模,“岳家军”成为一时的典范。金军众将无不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p>

    金国后世皇帝金章宗完颜璟,打小就被长辈讲述岳飞故事,登基之后,发现岳元帅被杀四十五年了,金国民间一提及岳元帅,仍然莫敢直呼其名,战战兢兢。禁不住叹道:“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p>

    孝宗为岳元帅平反后,慰勉其子岳霖说:“卿家纪律、用兵之法,张、韩远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p>

    抗日战争时期,以岳飞词作《满江红》谱成的歌曲,作为激励中国人民抗战的精神武器,国共两党军队全部以之为军歌,得到了广泛传唱,对爱国军民起到了巨大的鼓舞和感召作用。</p>

    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岳飞被追封为鄂王,追赠太师,以之为国运神。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改谥“忠武”。</p>

    自此,岳飞在民间被广泛祭祀,被尊为武圣,取代了姜子牙的地位。在宁宗封其为国运神之前,孝宗平反之际,就已经在百姓心目中成为实际武圣。</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